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油料作物论文--大豆论文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大豆品种识别技术的研究

摘要第8-9页
英文摘要第9-10页
1 引言第11-15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1 国外种粒识别的研究现状第12页
        1.2.2 国内种粒识别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大豆种粒识别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第13-15页
        1.3.1 技术路线第13页
        1.3.2 研究内容第13-15页
2 大豆种粒图像数据集的构建第15-18页
    2.1 大豆种粒的收集第15-16页
    2.2 大豆种粒图像的拍摄第16-17页
    2.3 本章小结第17-18页
3 大豆种粒图像的预处理第18-28页
    3.1 大豆种粒图像灰度化第18-20页
    3.2 大豆种粒图像降噪第20-21页
    3.3 大豆种粒图像分割第21-27页
        3.3.1 边缘检测第22-24页
        3.3.2 阈值分割第24页
        3.3.3 分水岭算法第24-25页
        3.3.4 分割结果比较分析第25-27页
    3.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4 特征提取与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特征融合第28-40页
    4.1 特征提取第28-34页
        4.1.1 颜色特征的提取第28-30页
        4.1.2 纹理特征的提取第30-33页
        4.1.3 形状特征的提取第33-34页
    4.2 特征参数降维第34-39页
        4.2.1 主成分分析概述第34-35页
        4.2.2 特征参数降维处理第35-39页
    4.3 本章小结第39-40页
5 大豆种粒图像分类第40-50页
    5.1 大豆种粒图像分类算法选取第40-44页
        5.1.1 传统的KNN分类算法第40-42页
        5.1.2 K-近质心近邻分类算法第42-43页
        5.1.3 基于局部均值的非参数分类算法第43-44页
    5.2 大豆种粒图像识别结果及分析第44-49页
        5.2.1 基于局部权重的K-近质心近邻分类识别实验第44-46页
        5.2.2 基于局部均值的非参数分类识别实验第46-48页
        5.2.3 大豆种粒图像识别实验比较第48-49页
    5.3 本章小结第49-50页
6 结论第50-51页
致谢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翻译目的论视角下《全球化与环境》汉译句式重构实践报告
下一篇:免耕播种机双圆盘开沟器结构参数对作业性能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