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25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1-22页 |
(四)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22-23页 |
(五)研究目的与任务 | 第23-25页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5-27页 |
(一)研究总体思路 | 第25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5-27页 |
三、小学德育教科书中传统道德故事的德育价值与功能 | 第27-29页 |
(一)促进儿童道德认知发展,丰富儿童知识,发展儿童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 第27页 |
(二)陶冶儿童道德情操,启发儿童善心和善行 | 第27-28页 |
(三)培养儿童良好心态,使儿童拥有愉快的心情和乐观的精神 | 第28页 |
(四)提高儿童道德审美,帮助学生发现身边的美好事物 | 第28-29页 |
四、小学德育教科书中故事的配置原则 | 第29-39页 |
(一)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 第29页 |
(二)要符合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 第29-30页 |
(三)要符合学生阅读水平的发展特征 | 第30页 |
(四)要与学生道德发展阶段相契合 | 第30-36页 |
(五)要以儿童理解故事的心理节律为依据 | 第36-37页 |
(六)要讲究“先行组织者策略” | 第37页 |
(七)要注意处理好图文间的关系 | 第37-38页 |
(八)要把握“古为今用”的时代价值 | 第38-39页 |
五、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中传统道德故事的配置状况分析 | 第39-56页 |
(一)对传统道德故事选择状况的分析 | 第39-42页 |
(二)对传统道德故事年级分布状况的研究 | 第42-49页 |
(三)对传统道德故事呈现状况的分析 | 第49-56页 |
六、北师大版传统道德故事配置的优长与值得借鉴之处 | 第56-60页 |
(一)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56页 |
(二)符合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 第56-57页 |
(三)整体上难度适宜,比较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 | 第57-58页 |
(四)故事呈现方式多样,图文搭配比例符合学生年龄发展阶段 | 第58-59页 |
(五)故事选取的正面榜样较多,德育效果显著 | 第59-60页 |
七、北师大版传统道德故事在配置上尚存的改进空间 | 第60-73页 |
(一)传统道德故事选择上有待改善之处 | 第60-62页 |
(二)传统道德故事年级分布上有待改善之处 | 第62-67页 |
(三)传统道德故事呈现上有待改善之处 | 第67-73页 |
八、完善小学德育教科书中传统道德故事配置的对策建议 | 第73-89页 |
(一)关于传统道德故事选择的完善建议 | 第73-75页 |
(二)关于传统道德故事年级分布的完善建议 | 第75-82页 |
(三)关于传统道德故事呈现的完善建议 | 第82-89页 |
结语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附录一 | 第94-97页 |
附录二 | 第97-98页 |
附录三 | 第98-126页 |
致谢 | 第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