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太网MAC IP核的IEEE1588协议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1-12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2-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1.2 国内外发展状况 | 第17页 |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17-20页 |
第二章 PTP精确时间同步协议简介 | 第20-38页 |
2.1 IEEE 1588 协议概述 | 第20-21页 |
2.1.1 IEEE 1588 适用范围 | 第20页 |
2.1.2 IEEE 1588 标准特点 | 第20-21页 |
2.2 PTP协议基础 | 第21-33页 |
2.2.1 PTP系统结构 | 第21页 |
2.2.2 PTP报文类型 | 第21-23页 |
2.2.3 PTP报文格式 | 第23-27页 |
2.2.4 PTP设备类型 | 第27-33页 |
2.3 PTP协议原理 | 第33-38页 |
2.3.1 时间同步原理 | 第33-35页 |
2.3.2 时间戳标记位置选取 | 第35-38页 |
第三章 PTP同步设计方案 | 第38-40页 |
第四章 支持PTP协议的以太网MAC层设计 | 第40-62页 |
4.1 设计概述 | 第40页 |
4.2 主从时钟模型设计 | 第40-56页 |
4.2.1 同步系统FPGA总体设计 | 第40-42页 |
4.2.2 PTP模块详细设计 | 第42-48页 |
4.2.3 PTP时钟模块设计 | 第48-50页 |
4.2.4 主从时钟同步系统CPU设计 | 第50-54页 |
4.2.5 CPU与FPGA之间接口设计 | 第54-56页 |
4.3 透明传输时钟模型设计 | 第56-62页 |
4.3.1 透明传输时钟PTP模块设计 | 第58-59页 |
4.3.2 时间戳缓存RAM模块设计 | 第59页 |
4.3.3 源端口号缓存FIFO模块设计 | 第59-60页 |
4.3.4 滞留时间处理模块设计 | 第60-61页 |
4.3.5 时钟模块设计 | 第61页 |
4.3.6 配置模块设计 | 第61-62页 |
第五章 功能仿真及板级验证 | 第62-76页 |
5.1 功能仿真 | 第62-68页 |
5.1.1 发送模块仿真 | 第63-64页 |
5.1.2 接收模块仿真 | 第64-66页 |
5.1.3 主从时钟模型PTP时钟模块仿真 | 第66-67页 |
5.1.4 透传时钟模型时间戳RAM模块仿真 | 第67-68页 |
5.2 板级验证 | 第68-76页 |
5.2.1 主从时钟模型验证 | 第68-70页 |
5.2.2 透传时钟模型验证 | 第70-76页 |
第六章 问题分析及总结 | 第76-82页 |
6.1 上板验证出现的问题 | 第76页 |
6.2 影响同步精度的因素 | 第76-80页 |
6.3 问题总结及解决后上板验证 | 第80-82页 |
结束语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88页 |
作者简介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