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13-15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 | 第15-18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5-16页 |
2.1.1 人口老龄化 | 第15页 |
2.1.2 养老服务业 | 第15-16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16-18页 |
2.2.1 社区照顾理论 | 第16页 |
2.2.2 福利多元化理论 | 第16页 |
2.2.3 需求层次理论 | 第16-18页 |
3 辽宁省人口老龄化和养老服务业发展概况 | 第18-25页 |
3.1 人口老龄化发展概况 | 第18-19页 |
3.2 养老服务业发展概况 | 第19-23页 |
3.2.1 养老服务设施发展概况 | 第19-21页 |
3.2.2 养老服务业从业人员现状 | 第21-23页 |
3.3 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概况 | 第23页 |
3.4 养老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3.4.1 高质量养老机构数量较少 | 第23-24页 |
3.4.2 专业人才少,服务项目单一 | 第24页 |
3.4.3 城乡发展差距大 | 第2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4 辽宁省县域人口老龄化程度和养老服务业发展水平分析 | 第25-37页 |
4.1 研究区域和数据来源 | 第25-27页 |
4.1.1 研究区域确立 | 第25-26页 |
4.1.2 数据来源 | 第26页 |
4.1.3 指标体系的选取 | 第26-27页 |
4.2 研究方法 | 第27-29页 |
4.2.1 综合指数评价法 | 第27-28页 |
4.2.2 变异系数、泰尔系数 | 第28-29页 |
4.3 结果分析 | 第29-36页 |
4.3.1 辽宁省县域人口老龄化程度分析 | 第29-30页 |
4.3.2 辽宁省县域养老服务业水平时空变化分析 | 第30-35页 |
4.3.3 分类指数对养老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影响分析 | 第35-3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5 辽宁省县域养老服务业与人口老龄化协调性分析 | 第37-49页 |
5.1 研究方法 | 第37-38页 |
5.1.1 耦合协调模型 | 第37页 |
5.1.2 空间自相关 | 第37-38页 |
5.1.3 障碍度模型 | 第38页 |
5.2 养老服务业与人口老龄化协调性分析 | 第38-41页 |
5.3 养老服务业与人口老龄化协调度空间关联性分析 | 第41-46页 |
5.3.1 养老服务业与人口老龄化协调发展整体空间格局 | 第41-42页 |
5.3.2 养老服务业与人口老龄化协调发展局部空间格局 | 第42-46页 |
5.4 养老服务业与人口老龄化协调障碍度测算 | 第46-4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49-52页 |
6.1 基本结论 | 第49页 |
6.2 相关建议 | 第49-50页 |
6.3 不足与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A 2008-2015 年辽宁省各县区养老服务业综合发展水平 | 第55-58页 |
附录B 2008-2015 年辽宁省养老服务业与老龄化整体耦合协调度 | 第58-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