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21页 |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12页 |
(一)研究的目的 | 第10-11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8-19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9页 |
四、研究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19-21页 |
(一)创新 | 第19页 |
(二)不足之处 | 第19-21页 |
第一章 政策议程、邻避冲突及多源流理论概述 | 第21-34页 |
第一节 政策议程 | 第21-25页 |
一、政策议程的涵义 | 第21-22页 |
二、政策议程的种类 | 第22-23页 |
三、政策议程设置的途径 | 第23-25页 |
第二节 邻避冲突 | 第25-28页 |
一、邻避冲突的涵义 | 第25-26页 |
二、邻避冲突产生的原因 | 第26-28页 |
第三节 多源流理论分析 | 第28-33页 |
一、多源流理论的内容 | 第28-31页 |
二、多源流模型适用性分析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二章 多源流理论视角下“邻避冲突”的政策议程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4-50页 |
第一节 多源流理论视角下“邻避冲突”的政策议程 | 第34-42页 |
一、问题源流:邻避冲突问题及其影响 | 第34-36页 |
二、政策源流:邻避问题的政策讨论 | 第36-38页 |
三、政治源流:邻避治理的政治环境 | 第38-41页 |
四、政策之窗:“邻避冲突”的结果 | 第41-42页 |
第二节 多源流理论视角下邻避冲突政策议程存在的问题 | 第42-49页 |
一、政策问题的主观性 | 第42-44页 |
二、公众参与缺失 | 第44-46页 |
三、政治力量构成不均衡 | 第46-47页 |
四、政策之窗的开启:缺乏有效的触发机制 | 第47-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三章 完善我国邻避冲突政策议程的对策 | 第50-58页 |
第一节 秉承公共精神,提升决策理性 | 第50-52页 |
一、加强决策者公共精神的培育 | 第50-51页 |
二、规范决策者的非法自利性行为,提升决策理性 | 第51-52页 |
第二节 创新社会利益诉求表达和保障机制 | 第52-53页 |
一、确立公众参与政策议程设置的主体地位 | 第52-53页 |
二、扩大公众参与政策议程确定的广度 | 第53页 |
第三节 引入协商民主,促进多元利益整合 | 第53-56页 |
一、理性看待利益相关群体在政策议程设置中的作用 | 第54页 |
二、调整利益格局,加强利益补偿机制建设 | 第54-55页 |
三、引入协商民主,形成完善的利益整合机制 | 第55-56页 |
第四节 规范媒介舆论影响政策议程的方式 | 第56-57页 |
一、发挥大众传媒的积极作用 | 第56页 |
二、加强网络舆论的调控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