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1页 |
(一)选题初衷和意义 | 第9页 |
(二)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三)研究目标和宗旨 | 第10-11页 |
一、专家辅助人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必要性 | 第11-19页 |
(一)专家辅助人概说 | 第11-12页 |
1.专家辅助人与专家辅助人制度 | 第11页 |
2.专家辅助人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 第11-12页 |
(二)专家辅助人制度的生成和发展 | 第12-15页 |
1.专家辅助人制度在国外 | 第12-13页 |
2.专家辅助人制度在我国 | 第13-15页 |
(三)专家辅助人制度生成的必要性 | 第15-19页 |
1.司法鉴定制度的缺陷需要专家辅助人弥补 | 第15-17页 |
2.技术咨询的不足需要专家辅助人补充 | 第17页 |
3.法官的专业局限需要专家辅助人贡献专业意见 | 第17-18页 |
4.当事人维权意识提升需要专家辅助人提供专业帮助 | 第18-19页 |
二、专家辅助人意见效力的实证考察 | 第19-27页 |
(一)一般数据分析 | 第19-23页 |
1.关于专家辅助人参与诉讼所占比例的数据分析 | 第19-20页 |
2. 关于专家辅助人意见效力的数据分析 | 第20-23页 |
(二)典型个案考察 | 第23-27页 |
1.案例一:“复旦投毒案”。 | 第23-25页 |
2.案例二:奇虎诉腾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 | 第25-27页 |
三、专家辅助人意见效力的法理分析 | 第27-34页 |
(一)专家辅助人意见效力的影响性因素分析 | 第27-31页 |
1.资格 | 第27-28页 |
2.权利 | 第28-29页 |
3.义务 | 第29页 |
4.选任 | 第29-31页 |
(二)专家辅助人意见效力的定位——以称谓为视角 | 第31-34页 |
1.在“有专门知识的人”与其意见效力之间 | 第31页 |
2.在“专家证人”与其意见效力之间(基于目前的实际,所以着重讲专家证人) | 第31-33页 |
3.在“专家辅助人”与其意见效力之间 | 第33-34页 |
四、专家辅助人意见效力定位之前瞻 | 第34-37页 |
(一)建立鉴定人和专家辅助人并行的专家意见制度 | 第34-35页 |
(二)灵活认定专家辅助人的资格 | 第35页 |
(三)规范采信专家辅助人的意见 | 第35-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