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南堡1号构造带油藏精细评价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创新点摘要第6-9页
前言第9-14页
    0.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9页
    0.2 精细油藏描述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9-12页
        0.2.1 研究现状第10-11页
        0.2.2 发展趋势第11-12页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第12-14页
        0.3.1 研究内容第12页
        0.3.2 研究思路第12-14页
第一章 区域地质特征第14-18页
    1.1 工区概况第14页
    1.2 沉积背景第14-15页
    1.3 研究区储层类型第15页
    1.4 储集层特征第15-18页
        1.4.1 储层物性特征第15页
        1.4.2 相渗及水驱油特征第15-17页
        1.4.3 研究区储层非均质性第17-18页
第二章 构造精细解释第18-31页
    2.1 地震反射特征第18-20页
    2.2 地层对比第20-23页
    2.3 断裂特征第23-29页
        2.3.1 低序级断层识别第24-25页
        2.3.2 断裂剖面特征第25-27页
        2.3.3 断裂展布特征第27-29页
        2.3.4 断裂演化第29页
    2.4 构造特征第29-31页
第三章 火山岩描述及储层预测第31-51页
    3.1 火山岩描述第31-39页
        3.1.1 火山岩识别技术第31-32页
        3.1.2 火山岩特征第32-34页
        3.1.3 火山岩识别方法第34-39页
    3.2 储层预测第39-51页
        3.2.1 储层预测技术第39-41页
        3.2.2 属性分析第41-44页
        3.2.3 地质统计学反演第44-48页
        3.2.4 油气检测第48-51页
第四章 成藏规律研究及目标优选第51-65页
    4.1 烃源岩展布与油气分布的关系第51-52页
    4.2 潜山构造背景第52页
    4.3 断层对中浅层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第52-56页
        4.3.1 中浅层油气成藏的前提第52-54页
        4.3.2 断层对圈闭的控制作用第54-55页
        4.3.3 断层侧向封堵性对圈闭有效性的影响第55-56页
    4.4 目标优选第56-65页
结论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松辽盆地北部中部组合流体动力场及其与构造的相互作用
下一篇:水下空间曲面自主监测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