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海洋学论文--海洋基础科学论文--海洋水文学论文--海洋动力学论文

弥河下游咸水入侵机理及动态监测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1-13页
        1.2.1 海(咸)水入侵研究进展第11-12页
        1.2.2 海(咸)水入侵动态监测研究进展第12-13页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3-16页
        1.3.1 研究目标第13页
        1.3.2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3.3 技术路线第14-16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第16-20页
    2.1 研究区范围第16页
    2.2 自然地理概况第16-17页
    2.3 社会经济概况第17页
    2.4 水文地质条件第17-18页
        2.4.1 含水层分布第17页
        2.4.2 地下水补、径、排条件第17-18页
    2.5 水资源开发利用第18-20页
第三章 弥河下游咸水入侵机理研究第20-42页
    3.1 咸水入侵的形成机理第20-21页
    3.2 咸水体的形成过程第21-24页
        3.2.1 第四纪沉积环境变化第21-23页
        3.2.2 卤、咸水的形成第23-24页
    3.3 含水层空间结构模拟第24-28页
        3.3.1 GMS软件介绍第24页
        3.3.2 三维地质实体模型的建立第24-28页
    3.4 自然及人为因素的影响第28-41页
        3.4.1 多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第28-32页
        3.4.2 弥河径流对咸水入侵的影响第32-34页
        3.4.3 地下水超采漏斗的形成第34-41页
    3.5 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咸水入侵的动态监测第42-60页
    4.1 历史监测与调查成果第42-43页
    4.2 地下水位的动态监测第43-47页
        4.2.1 年内动态变化第44-45页
        4.2.2 年际动态变化第45-47页
    4.3 地下水的水质监测第47-53页
        4.3.1 调查监测区域范围及方法第47-48页
        4.3.2 监测结果分析第48-49页
        4.3.3 典型剖面监测数据分析第49-51页
        4.3.4 咸淡水界面变化规律第51-53页
    4.4 含水层导电性能监测第53-59页
        4.4.1 典型剖面的物探监测第53-55页
        4.4.2 地球物理测井的应用第55-57页
        4.4.3 水化学与物探指标的对应关系第57-59页
    4.5 小结第59-60页
第五章 咸水入侵的防治措施第60-64页
    5.1 工程措施第60-62页
    5.2 生态防治措施第62页
    5.3 行政管理措施第62-6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64-66页
    6.1 主要结论第64-65页
    6.2 建议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致谢第70-72页
附录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底沉积物原位声学信号提取技术研究
下一篇:随船浒苔打捞、脱水、打包一体化装备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