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5页 |
| 1.1 金属熔体过滤用泡沫陶瓷 | 第13-18页 |
| 1.1.1 国外应用进展 | 第14-17页 |
| 1.1.2 国内应用进展 | 第17-18页 |
| 1.2 镁熔体的夹杂及非熔剂净化 | 第18-21页 |
| 1.2.1 镁熔体内的夹杂及净化的必要性 | 第18-19页 |
| 1.2.2 镁合金的非熔剂净化 | 第19-21页 |
| 1.3 MgO陶瓷烧结助剂的研究 | 第21-23页 |
| 1.3.1 烧结助剂的分类 | 第21-22页 |
| 1.3.2 降低MgO烧结温度的研究 | 第22-23页 |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第25-35页 |
| 2.1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5页 |
| 2.2 实验材料 | 第25-27页 |
| 2.3 实验设备 | 第27-28页 |
| 2.4 实验方法 | 第28-31页 |
| 2.4.1 浆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28-30页 |
| 2.4.2 MgO陶瓷制备 | 第30页 |
| 2.4.3 侵蚀试验 | 第30-31页 |
| 2.4.4 过滤实验 | 第31页 |
| 2.5 MgO陶瓷物理性能测试 | 第31-33页 |
| 2.5.1 线收缩率测试 | 第31页 |
| 2.5.2 气孔率和体积密度测试 | 第31-32页 |
| 2.5.3 抗弯强度测试 | 第32-33页 |
| 2.5.4 抗热震性测试 | 第33页 |
| 2.6 显微组织结构分析 | 第33-35页 |
| 2.6.1 光学显微组织分析 | 第33页 |
| 2.6.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33页 |
| 2.6.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 第33-35页 |
| 第三章 Al_2O_3添加量和烧结温度对MgO陶瓷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35-45页 |
| 3.1 引言 | 第35页 |
| 3.2 Al_2O_3对MgO陶瓷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35-40页 |
| 3.2.1 Al_2O_3对MgO陶瓷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35-38页 |
| 3.2.2 Al_2O_3对MgO陶瓷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38-40页 |
| 3.3 烧结温度对MgO陶瓷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40-43页 |
| 3.3.1 烧结温度对MgO陶瓷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40-41页 |
| 3.3.2 烧结温度对MgO陶瓷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1-43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 第四章 MgO陶瓷材料抗镁/铝合金熔体侵蚀性能的研究 | 第45-61页 |
| 4.1 引言 | 第45页 |
| 4.2 MgO陶瓷材料抗镁熔体侵蚀实验 | 第45-56页 |
| 4.2.1 Al_2O_3添加量对MgO陶瓷材料抗镁熔体侵蚀性能的影响 | 第45-53页 |
| 4.2.2 侵蚀时间对MgO陶瓷材料抗镁熔体侵蚀性能的影响 | 第53-55页 |
| 4.2.3 MgO陶瓷材料抗镁熔体侵蚀机理的研究 | 第55-56页 |
| 4.3 MgO陶瓷材料抗ADC12铝合金熔体侵蚀实验 | 第56-59页 |
| 4.3.1 MgO陶瓷材料在铝合金熔体中的毛细现象 | 第56页 |
| 4.3.2 MgO陶瓷材料抗铝合金熔体侵蚀后试样表面形貌 | 第56-57页 |
| 4.3.3 MgO陶瓷材料抗铝合金熔体侵蚀后试样显微组织 | 第57-59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 第五章 MgO泡沫陶瓷的制备与应用 | 第61-73页 |
| 5.1 引言 | 第61页 |
| 5.2 MgO泡沫陶瓷的制备 | 第61-67页 |
| 5.2.1 实验原料 | 第61页 |
| 5.2.2 制备工艺 | 第61-62页 |
| 5.2.3 聚氨酯泡沫的表面处理 | 第62-63页 |
| 5.2.4 浆料的制备 | 第63-64页 |
| 5.2.5 浸渍处理 | 第64页 |
| 5.2.6 素坯的干燥和烧结 | 第64-66页 |
| 5.2.7 MgO泡沫陶瓷的性能检测 | 第66-67页 |
| 5.3 MgO泡沫陶瓷的过滤实验 | 第67-72页 |
| 5.3.1 镁废料的表面形貌及能谱分析 | 第67-68页 |
| 5.3.2 单层铁丝过滤网的过滤效果 | 第68-69页 |
| 5.3.3 MgO泡沫陶瓷的过滤效果 | 第69-70页 |
| 5.3.4 夹杂物的成分分析 | 第70-71页 |
| 5.3.5 过滤方式对镁废料密度的影响 | 第71-72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73-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81页 |
| 致谢 | 第81-82页 |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