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窗帘智能控制器的概述 | 第10页 |
1.3 国内外窗帘智能控制器的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1.3.1 发达国家窗帘智能控制器的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1.3.2 我国窗帘智能控制器的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1.4 模糊逻辑控制的概述 | 第12-13页 |
1.5 模糊逻辑控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5.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5.2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6 论文工作主要内容和论文章节安排 | 第14-16页 |
1.6.1 本文创新点和难点 | 第14-15页 |
1.6.2 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窗帘智能控制器总体方案研究与设计 | 第16-20页 |
2.1 引言 | 第16页 |
2.2 窗帘智能控制器需求分析 | 第16页 |
2.3 窗帘智能控制器方案设计 | 第16-18页 |
2.3.1 窗帘智能控制器总体结构设计 | 第16-17页 |
2.3.2 窗帘智能控制器方案框图 | 第17-18页 |
2.4 窗帘智能控制器关键技术分析 | 第18-19页 |
2.4.1 ADC芯片对光电传感器进行信号采集的分析 | 第18页 |
2.4.2 模糊控制器可行性分析 | 第18页 |
2.4.3 红外模块对控制器进行半自动控制的分析 | 第18页 |
2.4.4 蓝牙模块对控制器进行手动控制的分析 | 第18-19页 |
2.4.5 利用中断按键对室内光强进行设置的分析 | 第19页 |
2.4.6 窗帘开/闭驱动控制接口模块的技术可行性分析 | 第1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三章 窗帘智能控制器硬件设计 | 第20-41页 |
3.1 引言 | 第20页 |
3.2 窗帘智能控制器总体硬件模块介绍 | 第20页 |
3.3 选择STM32F103RBT6芯片的优势 | 第20-21页 |
3.4 核心电路硬件设计 | 第21-26页 |
3.4.1 电源电路设计 | 第21-23页 |
3.4.2 时钟电路设计 | 第23-25页 |
3.4.3 接口电路设计 | 第25-26页 |
3.4.4 复位电路设计 | 第26页 |
3.5 功能模块硬件设计 | 第26-40页 |
3.5.1 光强信号采集模块电路设计 | 第26-29页 |
3.5.2 位移信号采集模块 | 第29-31页 |
3.5.3 红外控制模块电路设计 | 第31-32页 |
3.5.4 蓝牙模块电路设计 | 第32-34页 |
3.5.5 LCD显示模块电路设计 | 第34-35页 |
3.5.6 窗帘开/闭驱动控制接口电路设计 | 第35-4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窗帘智能控制器软件设计 | 第41-62页 |
4.1 引言 | 第41页 |
4.2 窗帘智能控制系统开发环境 | 第41-42页 |
4.3 软件开发和程序运行流程 | 第42-43页 |
4.4 核心电路软件设计 | 第43-46页 |
4.4.1 时钟电路软件设计 | 第44-45页 |
4.4.2 接口电路软件使用 | 第45-46页 |
4.5 外围功能电路程序设计 | 第46-53页 |
4.5.1 光强信号采集模块程序设计 | 第47-49页 |
4.5.2 位移信号采集模块程序设计 | 第49页 |
4.5.3 红外模块程序设计 | 第49-51页 |
4.5.4 蓝牙模块程序设计 | 第51-52页 |
4.5.5 LCD显示模块程序设计 | 第52页 |
4.5.6 窗帘开/闭驱动控制接口模块程序设计 | 第52-53页 |
4.6 模糊控制算法 | 第53-61页 |
4.6.1 模糊系统控制模型 | 第53-54页 |
4.6.2 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 | 第54页 |
4.6.3 模糊控制器输入输出 | 第54-58页 |
4.6.4 建立模糊控制规则表 | 第58-60页 |
4.6.5 控制算法实现 | 第60-61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窗帘智能控制器测试 | 第62-70页 |
5.1 测试平台搭建 | 第62-65页 |
5.1.1 智能控制器PCB设计 | 第62-63页 |
5.1.2 控制器开发板实物图 | 第63页 |
5.1.3 丝杆组件搭建 | 第63-64页 |
5.1.4 窗帘智能控制平台实物图 | 第64-65页 |
5.2 数据采集 | 第65-67页 |
5.3 数据分析 | 第67-68页 |
5.4 无线功能测试 | 第68-6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1页 |
6.1 总结 | 第70页 |
6.2 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录用的论文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附录1 | 第76-91页 |
1 ADC模块初始化函数(寄存器方式) | 第76-77页 |
2 窗帘开/闭电路驱动控制接口模块函数 | 第77-82页 |
3 模糊PID的C语言算法(核心) | 第82-88页 |
4 LCD模块相关函数 | 第88-91页 |
附录2 | 第91-92页 |
1 控制器原理图 | 第91-92页 |
附录3 | 第92页 |
1 测试平台模型实物图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