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实施与评估--以苏州工业园区“护航青春”项目为例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项目背景 | 第9-12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第二节 项目简介 | 第10-11页 |
第三节 项目的实务价值及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一、实务价值 | 第11页 |
二、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章 需求分析 | 第12-26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4页 |
一、青少年社会工作 | 第12页 |
二、小组工作 | 第12-13页 |
三、个案工作 | 第13页 |
四、社会工作服务项目 | 第13-14页 |
五、社会工作项目评估 | 第14页 |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一、关于项目实施的研究 | 第14-16页 |
二、关于项目评估的研究 | 第16-19页 |
第三节 研究框架 | 第19-21页 |
一、研究目标 | 第19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19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9-21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21页 |
二、问卷调查法 | 第21页 |
三、访谈法 | 第21页 |
四、观察法 | 第21页 |
五、案例分析法 | 第21-22页 |
第五节 需求分析 | 第22-26页 |
一、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 第22-24页 |
二、学生现状调查分析 | 第24页 |
三、需求评估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方案目标 | 第26-28页 |
一、总体目标 | 第26页 |
二、具体目标 | 第26页 |
三、介入步骤 | 第26-28页 |
第四章 实务模式及内容 | 第28-36页 |
第一节 实务模式 | 第28-29页 |
一、个案工作的人本治疗模式 | 第28页 |
二、小组工作的互动模式与社会目标模式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实务内容 | 第29-36页 |
一、开展社工巡回驻校活动 | 第29页 |
二、开展系列专题讲座 | 第29-30页 |
三、开展系列主题工作坊小组活动 | 第30-32页 |
四、开展个案工作 | 第32-36页 |
第五章 项目评估 | 第36-46页 |
第一节 项目评估的程序 | 第36-37页 |
一、评估委托 | 第36页 |
二、评估准备 | 第36-37页 |
三、收集与分析资料 | 第37页 |
四、评估总结 | 第37页 |
第二节 项目的实施条件评估 | 第37-39页 |
一、需要调查分析准确 | 第37-38页 |
二、服务方案设计合理 | 第38-39页 |
三、人员经费保障到位 | 第39页 |
第三节 项目的实施过程评估 | 第39-41页 |
一、工作资源整合到位 | 第39-40页 |
二、保障机制落实到位 | 第40页 |
三、实务方法使用到位 | 第40页 |
四、风险预测控制到位 | 第40-41页 |
五、计划方案执行到位 | 第41页 |
第四节 项目的实施结果评估 | 第41-43页 |
一、服务量完成情况 | 第41-42页 |
二、服务量达标情况 | 第42-43页 |
第五节 项目的满意度评估 | 第43-46页 |
一、学校教师对项目服务的总体评价 | 第43页 |
二、受助学生对项目服务的总体评价 | 第43-44页 |
三、社工自身对项目服务的总体评价 | 第44页 |
四、项目的社会影响 | 第44-46页 |
第六章 结论和讨论 | 第46-48页 |
一、结论 | 第46页 |
二、讨论 | 第46-48页 |
第七章 对策建议 | 第48-53页 |
一、关于推进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实施的对策建议 | 第48-49页 |
二、关于推进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评估的对策建议 | 第49-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6-57页 |
附录 | 第57-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