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电源稳压器分类与其适用环境 | 第9页 |
·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基本实现 | 第9-10页 |
·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主要参数 | 第10-14页 |
·输出电压 | 第10-11页 |
·最大输出电流 | 第11页 |
·输入输出压差 | 第11页 |
·静态电流 | 第11页 |
·负载调整率 | 第11-12页 |
·线性调整率 | 第12-13页 |
·电源抑制比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线性稳压器系统级模型及设计要点 | 第14-31页 |
·线性稳压器系统级模型 | 第14-15页 |
·线性稳压器设计要点 | 第15-31页 |
·线性稳压器的瞬态特性 | 第15-16页 |
·线性稳压器的交流特性 | 第16-22页 |
·线性稳压器调整管设计 | 第22-24页 |
·线性稳压器偏置电路设计 | 第24-31页 |
第三章 常见低静态功耗线性稳压器瞬态性能改善技术 | 第31-40页 |
·低功耗线性稳压器的应用环境及性能要求 | 第31-32页 |
·低功耗线性稳压器瞬态性能改善方法 | 第32-40页 |
·电压跟随缓冲级(Buffer)结构 | 第32-34页 |
·推挽(Push-pull)输出结构 | 第34-35页 |
·前馈快通补偿(Feedforward Compensation: FFC)结构 | 第35-40页 |
第四章 自适应摆率增强偏置与虚拟输入级前馈快通补偿 | 第40-60页 |
·电容前馈All-in-one 线性稳压器性能改善 | 第40-48页 |
·自适应摆率增强偏置(ASREB) | 第40-42页 |
·自适应摆率增强偏置瞬态改善效果 | 第42-45页 |
·All-in-one 结构线性稳压器缺陷 | 第45-48页 |
·普通两级运放结构稳压器性能改善 | 第48-60页 |
·采用普通电容前馈补偿对电路结构限制 | 第48-50页 |
·虚拟输入级前馈快通补偿(VISFFC) | 第50-60页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