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6-24页 |
1.1 烟粉虱 | 第16-17页 |
1.1.1 烟粉虱的起源与分布 | 第16页 |
1.1.2 烟粉虱的寄主与危害 | 第16页 |
1.1.3 烟粉虱的防治 | 第16-17页 |
1.2 球孢白僵菌 | 第17-18页 |
1.2.1 球孢白僵菌概述 | 第17页 |
1.2.2 球孢白僵菌的生物学特性 | 第17-18页 |
1.3 球孢白僵菌对烟粉虱的致病性 | 第18页 |
1.4 昆虫对真菌的防御反应 | 第18-21页 |
1.4.1 体壁防御 | 第18-19页 |
1.4.2 体液免疫 | 第19-21页 |
1.4.3 细胞免疫 | 第21页 |
1.5 论文研究思路 | 第21-24页 |
1.5.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1-23页 |
1.5.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第二章 烟粉虱模式识别受体 βGRPs的先天免疫应答 | 第24-32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4-26页 |
2.1.1 材料 | 第24页 |
2.1.2 方法 | 第24-25页 |
2.1.3 数据分析 | 第25-26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6-30页 |
2.2.1 BtβGRPs的蛋白结构和遗传进化分析 | 第26-27页 |
2.2.2 BtβGRPs基因的诱导表达分析 | 第27-30页 |
2.3 讨论 | 第30-32页 |
第三章 烟粉虱clip丝氨酸蛋白酶基因鉴定与分析 | 第32-39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2-34页 |
3.1.1 材料 | 第32页 |
3.1.2 方法 | 第32-33页 |
3.1.3 数据分析 | 第33-34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4-37页 |
3.2.1 BtCLIPs的氨基酸序列分析 | 第34-36页 |
3.2.2 BtCLIPs的系统进化分析 | 第36页 |
3.2.3 BtCLIPs基因的诱导表达分析 | 第36-37页 |
3.3 讨论 | 第37-39页 |
第四章 烟粉虱溶菌酶基因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 第39-49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39-41页 |
4.1.1 BtLyz的蛋白结构检测与系统进化分析 | 第39页 |
4.1.2 供试真菌 | 第39页 |
4.1.3 供试昆虫 | 第39-40页 |
4.1.4 总RNA的提取、cDNA第一链的合成及qRT-PCR检测 | 第40-41页 |
4.2 结果 | 第41-47页 |
4.2.1 BtLyz蛋白结构与系统进化分析 | 第41-45页 |
4.2.2 球孢白僵菌侵染烟粉虱后BtLyz的表达分析 | 第45-47页 |
4.3 讨论 | 第47-49页 |
第五章 烟粉虱模式识别受体 βGRPs的原核表达与纯化 | 第49-68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49-57页 |
5.1.1 供试昆虫 | 第49页 |
5.1.2 主要试剂 | 第49页 |
5.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9-50页 |
5.1.4 溶液的配置 | 第50-51页 |
5.1.5 试验方法 | 第51-57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57-66页 |
5.2.1 BtβGRP1、BtβGRP2特异性片段扩增及序列分析 | 第57-59页 |
5.2.2 开放阅读框扩增 | 第59页 |
5.2.3 重组克隆和表达质粒构建 | 第59-61页 |
5.2.4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 | 第61-63页 |
5.2.5 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形式分析(上清包涵体) | 第63-64页 |
5.2.6 重组蛋白的纯化 | 第64-66页 |
5.2.7 目的蛋白浓度测定 | 第66页 |
5.3 讨论 | 第66-68页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
作者简历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