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2-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12页 |
| 1.1.1 前门耦合与后门耦合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1.1.2 超宽带天线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1.2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电磁脉冲耦合到相控阵雷达T/R 组件的研究 | 第13-38页 |
| 2.1 相控阵雷达 | 第13-16页 |
| 2.1.1 T/R 组件的工作原理 | 第13-14页 |
| 2.1.2 T/R 组件的金属屏蔽盒的电磁屏蔽效能分析 | 第14-16页 |
| 2.2 电磁脉冲前门耦合作用 | 第16-20页 |
| 2.2.1 电磁脉冲从雷达天线耦合进入雷达系统 | 第16-19页 |
| 2.2.2 相控阵雷达T/R 组件中敏感器件的损伤阈值 | 第19-20页 |
| 2.2.3 相控阵雷达系统前门加固技术 | 第20页 |
| 2.3 电磁脉冲与复合材料的耦合作用 | 第20-36页 |
| 2.3.1 时域有限差分的基本原理 | 第21-25页 |
| 2.3.2 矢量匹配法的基本原理 | 第25-28页 |
| 2.3.3 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效能的数值计算 | 第28-36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 第三章 微带天线基本理论与超宽带天线时域收发特性 | 第38-53页 |
| 3.1 微带天线的辐射机理 | 第38-42页 |
| 3.2 微带天线带宽展宽技术 | 第42-44页 |
| 3.3 超宽带天线时域收发特性 | 第44-52页 |
| 3.3.1 超宽带信号的选择 | 第44-48页 |
| 3.3.2 超宽带天线的收发功能 | 第48-52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四章 超宽带天线设计 | 第53-74页 |
| 4.1 UWB 技术的概述 | 第53页 |
| 4.2 UWB 系统对天线的要求和天线性能指标 | 第53-56页 |
| 4.3 超宽带小型化天线设计与实现 | 第56-73页 |
| 4.3.1 平面单极天线的变形技术 | 第56-58页 |
| 4.3.2 新型UWB 平面单极天线设计 | 第58-73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第74-76页 |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74页 |
| 5.2 未来展望 | 第74-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79-80页 |
| 附录A | 第80-81页 |
| 附录B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