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嵌入式Linux的燃料电池控制系统设计和实现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燃料电池发展简介 | 第11-12页 |
1.2 燃料电池控制系统 | 第12-13页 |
1.3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情况 | 第13-15页 |
1.3.1 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和特点 | 第13-14页 |
1.3.2 嵌入式处理器和操作系统 | 第14-15页 |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17-27页 |
2.1 燃料电池系统组成 | 第17-20页 |
2.1.1 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结构 | 第17-19页 |
2.1.2 燃料电池发电流程 | 第19-20页 |
2.2 控制系统硬件结构 | 第20-23页 |
2.2.1 ARM 嵌入式平台硬件资源 | 第20-21页 |
2.2.2 控制系统硬件总体框架 | 第21-23页 |
2.3 嵌入式软件环境 | 第23-26页 |
2.3.1 嵌入式Linux 介绍 | 第23-24页 |
2.3.2 交叉编译开发环境 | 第24-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多任务实时控制的软件设计 | 第27-46页 |
3.1 软件系统的模块划分 | 第27-31页 |
3.1.1 系统总体结构 | 第27-28页 |
3.1.2 Linux 进程模型 | 第28-29页 |
3.1.3 系统进程模块划分 | 第29-31页 |
3.2 进程级别的软件设计 | 第31-36页 |
3.2.1 多进程实现 | 第31-32页 |
3.2.2 进程间通信 | 第32-34页 |
3.2.3 软件可用性设计 | 第34-36页 |
3.3 控制层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36-45页 |
3.3.1 控制流程与程序设计 | 第36-38页 |
3.3.2 多线程的软件实现 | 第38-39页 |
3.3.3 线程互斥和数据同步 | 第39-41页 |
3.3.4 系统输入输出实现 | 第41-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设备驱动程序的实现 | 第46-67页 |
4.1 LINUX 设备驱动程序概述 | 第46-47页 |
4.2 字符设备驱动的设计框架 | 第47-52页 |
4.2.1 驱动程序的模块化设计 | 第47-48页 |
4.2.2 设备向文件系统的映射 | 第48-51页 |
4.2.3 中断处理程序的实现 | 第51-52页 |
4.3 GPIO 和PWM 字符设备 | 第52-57页 |
4.3.1 物理地址的内存映射实现 | 第53页 |
4.3.2 S3C2410 的GPIO 驱动设计 | 第53-55页 |
4.3.3 PWM 模块驱动程序 | 第55-57页 |
4.4 LINUX 的I~2C 总线驱动设计 | 第57-66页 |
4.4.1 I~2C 总线概述 | 第58页 |
4.4.2 Linux I~2C 子系统分析 | 第58-61页 |
4.4.3 I~2C 主控器端驱动设计 | 第61-63页 |
4.4.4 PCF8583 从设备端驱动实现 | 第63-6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嵌入式人机界面设计 | 第67-79页 |
5.1 QT/EMBEDDED 介绍 | 第67-68页 |
5.2 QT 交叉开发环境 | 第68-72页 |
5.2.1 开发环境的建立 | 第68-71页 |
5.2.2 虚拟帧缓冲调试 | 第71-72页 |
5.3 图形界面软件设计 | 第72-78页 |
5.3.1 信号与槽机制 | 第72-74页 |
5.3.2 窗体Layout 设计 | 第74-76页 |
5.3.3 人机界面的实现 | 第76-7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9-81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79页 |
6.2 前景与展望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4-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