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

鱼腥蓝细菌PCC7120新型第二信使c-di-GMP功能的初步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缩略语表第8-9页
1.前言第9-18页
    1.1 第二信使的研究进展第9-11页
        1.1.1 第二信使假说第9-10页
        1.1.2 第二信使种类第10页
        1.1.3 第二信使作用机制及生理意义第10-11页
    1.2 c-di-GMP研究进展第11-14页
        1.2.1 c-di-GMP的发现第11页
        1.2.2 c-di-GMP的生物合成及降解第11-12页
        1.2.3 GGDEF结构域和EAL结构域的特点第12-13页
        1.2.4 c-di-GMP与信号调控第13-14页
    1.3 蓝细菌背景介绍第14-17页
        1.3.1 鱼腥蓝细菌PCC7120简介第14-15页
        1.3.2 蓝细菌的接合转移第15-17页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7-18页
2 材料和方法第18-23页
    2.1 菌株和质粒第18页
    2.2 培养基配方以及培养条件第18-19页
    2.3 主要的分子生物学试剂第19页
    2.4 实验方法第19-23页
        2.4.1 鱼腥蓝细菌PCC7120基因组中c-di-GMP相关基因的查找与分析第19页
        2.4.2 大肠杆菌质粒DNA提取第19-20页
        2.4.3 质粒DNA的其它有关操作第20页
        2.4.4 蓝细菌总DNA的小量抽提第20页
        2.4.5 胞内c-di-GMP的提取第20页
        2.4.6 大肠杆菌转化第20页
        2.4.7 Anabaena PCC 7120通过三亲本杂交进行基因转移第20-21页
        2.4.8 蛋白质的表达和纯化第21-22页
        2.4.9 蛋白质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第22-23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3-37页
    3.1 鱼腥蓝细菌PCC7120基因组中c-di-GMP相关基因的查找与分析第23-24页
        3.1.1 GGDEF、EAL和HD-GYP结构域第23-24页
        3.1.2 RXXD模体的查找第24页
        3.1.3 与GGDEF、EAL或HD-GYP结构域耦联的其他结构域第24页
    3.2 c-di-GMP相关基因缺失突变体的构建第24-28页
        3.2.1 引物设计第24-25页
        3.2.2 基因缺失结构的构建第25-26页
        3.2.3 缺失突变体的筛选第26页
        3.2.4 缺失突变体的验证第26-27页
        3.2.5 突变体的表型第27-28页
    3.3 c-di-GMP相关基因在鱼腥蓝细菌PCC7120中的超表达第28-32页
        3.3.1 超表达质粒的构建第28-31页
        3.3.2 超表达菌株构建及验证第31-32页
        3.3.3 超表达菌株表型观察第32页
    3.4 重组蛋白的表达第32-37页
        3.4.1 重组融合质粒的构建第32-34页
        3.4.2 重组蛋白的表达及表型第34-35页
        3.4.3 重组蛋白的纯化第35-37页
4.小结与讨论第37-39页
参考文献第39-45页
致谢第45-46页
附录1 鱼腥蓝细菌PCC7120中c-di-GMP相关蛋白的结构域第46-48页
附录2 本研究所需引物第48-52页
附录3 质粒及菌株构建完成情况简表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多产品单一设备动态计划研究
下一篇:汽车覆盖件智能排样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