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果树园艺论文--多年生草本果类论文--草莓论文

施用不同肥料对草莓生长和根系形态的影响及其机制

中文摘要第10-13页
Abstract第13-16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7-36页
    1 我国有机肥料的施用历史及现状第17-25页
        1.1 我国有机肥的施用历史第17-18页
        1.2 我国有机肥料的施用现状第18-25页
            1.2.1 我国现阶段的有机肥料资源状况第18-20页
            1.2.2 有机肥占农田养分投入的比例不足第20-21页
            1.2.3 有机肥施用比例下降造成的危害第21-22页
            1.2.4 有机肥施用比例下降的原因分析第22页
            1.2.5 本文对2004年我国有机肥养分资源量和利用比例的估算第22-25页
    2 我国有机肥料工厂化研究利用现状第25-30页
        2.1 新型有机肥的概念第25页
        2.2 新型有机肥的种类第25-26页
        2.3 新型有机肥料的研究现状第26-30页
            2.3.1 对作物生长、产量和品质研究的现状第26-27页
            2.3.2 对土壤氮素养分供应状况的研究现状第27-30页
    3 植物根系形态的研究现状第30-34页
        3.1 根系形态对土壤氮素养分的适应性变化研究第30-32页
        3.2 植物激素对根系形态建成的影响第32-34页
        3.3 有机氮肥对根系形态影响的可能机制第34页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4-36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36-42页
    1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36-38页
        1.1 供试材料第36页
            1.1.1 供试肥料第36页
            1.1.2 供试作物品种第36页
        1.2 试验方法第36-38页
            1.2.1 大田试验第36-37页
            1.2.2 盆栽试验第37页
            1.2.3 样品采集第37-38页
    2 分析方法第38-40页
        2.1 有机肥料的测定第38页
        2.2 土壤基本性状的测定第38-39页
        2.3 植株分析方法第39-40页
    3 各章节中研究内容的说明第40页
    4 数据分析第40-42页
第三章 施用不同肥料对土壤有效态氮和微生物量氮的 影响第42-53页
    1 结果与分析第43-49页
        1.1 对土壤硝态氮的影响第43-44页
            1.1.1 对草莓苗期土壤硝态氮的影响第43-44页
            1.1.2 对草莓全生育期土壤硝态氮的影响第44页
        1.2 对土壤铵态氮的影响第44-45页
            1.2.1 对草莓苗期土壤铵态氮的影响第44-45页
            1.2.2 对草莓全生育期土壤铵态氮的影响第45页
        1.3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有效氮的影响第45-48页
            1.3.1 对草莓苗期土坡有效氮的影响第46-47页
            1.3.2 对草莓全生育期土壤有效氮的影响第47-48页
        1.4 对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影响第48-49页
            1.4.1 对草莓苗期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影响第48页
            1.4.2 对草莓全生育期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影响第48-49页
    2 讨论第49-52页
    3 结论第52-53页
第四章 施用不同肥料对草莓干物质累积的影响第53-63页
    1 结果与分析第53-60页
        1.1 对草莓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第53-56页
            1.1.1 对草莓苗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第53-54页
            1.1.2 对草莓全生育期地上部干物质累积的影响第54-56页
        1.2 对草莓根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第56-58页
            1.2.1 对草莓苗期根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第56-57页
            1.2.2 对草莓全生育期根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第57-58页
        1.3 施用不同肥料对草莓根冠比的影响第58-60页
            1.3.1 对草莓苗期根冠比的影响第58-59页
            1.3.2 对草莓全生育期根冠比的影响第59-60页
        1.4 不同肥料施用对草莓各生育期不同部位干物质分配比例的影响第60页
    2 讨论第60-62页
    3 结论第62-63页
第五章 不同肥料施用对草莓氮素吸收分配的影响第63-72页
    1 结果与分析第63-69页
        1.1 不同肥料氮素对草莓器官氮素百分含量变化动态的影响第63-65页
        1.2不同肥料氮素对氮素积累量动态变化的影响第65-66页
        1.3 草莓植株生物量、果实产量与吸氮量的关系第66-67页
        1.4 不同肥料氮素对氮素在各器官中分配的影响第67-69页
        1.5 不同肥料氮素对草莓器官氮素吸收比例的影响第69页
    2 讨论第69-71页
    3 结论第71-72页
第六章 施用不同肥料对草莓果实产量品质和叶片 SPAD值的影响第72-81页
    1 结果与分析第72-78页
        1.1 对草莓果实的影响第72-74页
            1.1.1 对草莓果实产量的影响第72-73页
            1.1.2 对草莓果实优劣性状的影响第73-74页
        1.2 对草莓叶片叶绿素的影响第74-76页
            1.2.1 对草莓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74-75页
            1.2.2 不同部位草莓叶片 SPAD值和全氮含量的差异第75-76页
            1.2.3 不同部位草莓叶片 SPAD值与全氮含量的相关性第76页
        1.3 对草莓果实品质的影响第76-78页
            1.3.1 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第76-77页
            1.3.2 对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第77页
            1.3.3 对草莓果实糖酸比的影响第77页
            1.3.4 对维生素 C(Vc)含量的影响第77-78页
    2 讨论第78-79页
    3 结论第79-81页
第七章 不同肥料施用对草莓苗期根系形态变化的影响第81-93页
    1 结果与分析第81-89页
        1.1 施肥对根系长度的影响第81-84页
            1.1.1 对草莓根系总长度的影响第81-83页
            1.1.2 对草莓细根长度和粗根长度的影响第83页
            1.1.3 草莓根系总长度与细根长度的关系第83-84页
            1.1.4 对草莓比根长(specific root length)影响第84页
        1.2 施肥对草莓根系总数量和分枝度的影响第84-85页
        1.3 施肥对草莓侧根生长的影响第85-87页
            1.3.1 对草莓侧根数量的影响第85页
            1.3.2 对草莓侧根密度的影响第85-87页
        1.4 施肥对草莓根系直径的影响第87-89页
            1.4.1 草莓根系直径的动态变化第87页
            1.4.2 草莓根系直径与比根长(SRL)之间的关系第87-89页
        1.5 施肥对植株根系表面积和体积的影响第89页
            1.5.1 对植株根系表面积的影响第89页
            1.5.2 对植株根系体积的影响第89页
            1.5.3 植株根系表面积和体积与根系生物量的关系第89页
    2 讨论第89-91页
    3 结论第91-93页
第八章 不同肥料施用下草莓根系和叶片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第93-100页
    1 结果与分析第93-97页
        1.1 对草莓根系和叶片ABA含量的影响第93-95页
        1.2 对草莓根系和叶片 IAA含量的影响第95-96页
        1.3 对草莓根系和叶片iPAs含量的影响第96-97页
        1.4 不同氮肥施用下草莓内源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比值的变化规律第97页
    2 讨论第97-99页
    3 结论第99-100页
第九章 不同肥料施用下草莓根系形态变化的发生机理第100-114页
    1 结果与分析第102-110页
        1.1 土壤氮素有效养分与根系形态指标之间的关系第103-107页
            1.1.1 土壤硝态氮与根系形态指标之间的关系第103-105页
            1.1.2 土壤铵态氮与根系形态指标之间的关系第105-106页
            1.1.3 土壤有效氮与根系形态指标之间的关系第106-107页
        1.2 草莓植株内源激素与根系形态指标之间的关系第107-110页
            1.2.1 生长素(IAA)与根系形态指标之间的关系第107-108页
            1.2.2 内源脱落酸(ABA)与根系形态指标之间的关系第108-109页
            1.2.3 内源细胞分裂素(iPAs)与根系形态指标之间的关系第109-110页
    2 讨论第110-113页
    3 结论第113-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25页
致谢第125-127页
攻读博士期间的论文和成果第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豆含硫氨基酸合成路径中OAS-TL编码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下一篇:梨品种亲缘关系、S基因型鉴定及其克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