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l生态环境问题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创新之处和意义 | 第10-12页 |
1.3.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3.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1页 |
1.3.3 论文的意义 | 第11-12页 |
2 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第12-24页 |
2.1 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及内涵 | 第12-14页 |
2.1.1 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 | 第12页 |
2.1.2 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 | 第12-14页 |
2.2 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结构分析 | 第14-21页 |
2.2.1 条件价值评估法 | 第14-18页 |
2.2.2 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结构 | 第18-19页 |
2.2.3 土地生态系统自然资本的计算 | 第19-20页 |
2.2.4 土地生态系统经济资本的计算 | 第20页 |
2.2.5 土地生态系统社会资本的计算 | 第20-21页 |
2.3 土地生态系统作为资本的投资过程分析 | 第21-24页 |
2.3.1 环境资本的两大基本贡献 | 第21页 |
2.3.2 土地生态系统作为资本的投资过程分析 | 第21-24页 |
3 土地资源生态破坏的经济损失评估 | 第24-32页 |
3.1 生态资源破坏的涵义 | 第24页 |
3.2 土地资源生态破坏经济损失 | 第24-25页 |
3.2.1 土地资源生态破坏经济损失评估的意义 | 第24-25页 |
3.2.2 土地资源生态破坏经济损失的特点 | 第25页 |
3.3 城镇化进程中占用土地的生态破坏经济损失评估 | 第25-32页 |
3.3.1 小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破坏 | 第25-26页 |
3.3.2 土地资源生态破坏经济损失的评估 | 第26-29页 |
3.3.3 构建LELAM模型 | 第29-31页 |
3.3.4 LELAM模型的应用分析 | 第31-32页 |
4 实例分析一万州区城镇化进程中占用土地的生态破坏经济损失评估 | 第32-46页 |
4.1 万州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概况 | 第32-35页 |
4.1.1 万州区自然环境条件 | 第32-34页 |
4.1.2 万州区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 第34-35页 |
4.2 万州区城镇化进程中占用土地的生态破坏经济损失评估3l | 第35-46页 |
4.2.1 万州区各种土地类型的单位面积生态破坏经济损失估算 | 第35-41页 |
4.2.2 万州区城镇化进程中占用土地生态破坏经济损失评估 | 第41-46页 |
5 结果分析及结论 | 第46-53页 |
5.1 结果分析 | 第46-48页 |
5.1.1 六种类型土地的生态损失 | 第46页 |
5.1.2 环境损失、有效生态损失、恢复费用 | 第46-47页 |
5.1.3 三种类型建设项目的生态损失 | 第47-48页 |
5.2 结论 | 第48-53页 |
5.2.1 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 第48-52页 |
5.2.2 绿色国内生产总值 | 第52-53页 |
6 原因与对策研究 | 第53-56页 |
6.1 小城镇的土地利用现状与我国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的保护现实极不协调的原因分析 | 第53-54页 |
6.2 对策分析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附录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