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各种能源汽车论文--电动汽车论文

轮边驱动增程式电动客车扭矩协调控制策略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2-29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电动汽车驱动类型及特点第13-14页
    1.3 电动轮驱动控制技术研究现状第14-26页
        1.3.1 电动汽车转向差速研究现状第15-19页
        1.3.2 驱动转矩协调控制研究现状第19-26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6-29页
2 轮边驱动增程式电动客车动力系统参数匹配第29-48页
    2.1 轮边驱动增程式电动客车动力系统构型第29-31页
    2.2 动力系统部件选型第31-35页
        2.2.1 驱动电机选型第31-34页
        2.2.2 增程器选型第34页
        2.2.3 动力电池选型第34-35页
    2.3 动力系统参数匹配第35-47页
        2.3.1 传动装置参数匹配第35-36页
        2.3.2 驱动电机参数匹配第36-41页
        2.3.3 增程器的参数匹配第41-43页
        2.3.4 动力电池参数匹配第43-47页
    2.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3 轮边驱动增程式电动客车整车仿真模型建模第48-79页
    3.1 仿真软件概述第48-50页
        3.1.1 AMESim软件介绍第48-49页
        3.1.2 AMESim与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技术第49-50页
    3.2 整车仿真模型建立第50-65页
        3.2.1 15自由度模型第50-53页
        3.2.2 车轮及轮胎模型第53-56页
        3.2.3 发动机模型第56-58页
        3.2.4 电机模型第58-62页
        3.2.5 电池模型第62-64页
        3.2.6 整车仿真模型第64-65页
    3.3 整车能量管理控制第65-72页
        3.3.1 增程式电动汽车工作模式第65-67页
        3.3.2 能量管理控制策略第67-68页
        3.3.3 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第68-72页
    3.4 增程式电动客车整车模型验证第72-77页
    3.5 本章小结第77-79页
4 轮边驱动转向差速控制策略研究第79-101页
    4.1 整车控制系统架构第79-80页
    4.2 车辆运行状态参数观测第80-85页
        4.2.1 车辆纵向车速估算第81页
        4.2.2 车辆侧向车速估算第81-82页
        4.2.3 车辆质心侧偏角估算第82-83页
        4.2.4 后轮驱动力估算第83-84页
        4.2.5 驱动轮垂向载荷估算第84-85页
    4.3 汽车转向模型分析第85-88页
    4.4 轮边驱动转向差速控制策略第88-93页
        4.4.1 转矩分配第90-91页
        4.4.2 滑移率控制第91-93页
    4.5 轮边驱动转向差速仿真分析第93-100页
        4.5.1 转向盘角阶跃输入仿真分析第95-97页
        4.5.2 蛇行试验仿真分析第97-100页
    4.6 本章小结第100-101页
5 轮边驱动转矩协调控制策略研究第101-120页
    5.1 路面附着系数及最佳滑转率识别第101-108页
    5.2 驱动防滑控制第108-113页
        5.2.1 驱动防滑控制策略第108-110页
        5.2.2 驱动防滑仿真分析第110-113页
    5.3 稳定性转矩协调控制第113-118页
        5.3.1 稳定性转矩协调控制策略第114-116页
        5.3.2 稳定性转矩协调控制仿真分析第116-118页
    5.4 本章小结第118-120页
6 总结与展望第120-123页
    6.1 全文总结第120-121页
    6.2 论文创新点第121-122页
    6.3 工作展望第122-123页
参考文献第123-127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27-129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然环境中基于图优化的单目视觉SLAM的研究
下一篇:低地板列车节能控制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