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3页 |
1.1.1 基于混凝土箱梁的优化 | 第9-11页 |
1.1.2 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架连续梁桥的特点 | 第11-13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3-21页 |
1.2.1 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桥的应用概况 | 第13-20页 |
1.2.2 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桥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3 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5页 |
第二章 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架连续梁构造与计算方法研究 | 第25-39页 |
2.1 总体构造 | 第25页 |
2.2 主桁构造与计算方法 | 第25-30页 |
2.2.1 主桁形式与构造要求 | 第25-27页 |
2.2.2 桁架杆件计算方法 | 第27-30页 |
2.3 桥面板构造 | 第30-32页 |
2.3.1 桥面板构造设计 | 第30-31页 |
2.3.2 桥面板构造要求 | 第31-32页 |
2.4 连接构造 | 第32-33页 |
2.5 节点构造与计算方法 | 第33-36页 |
2.5.1 节点形式与构造要求 | 第33-34页 |
2.5.2 节点计算方法 | 第34-36页 |
2.6 组合梁抗弯及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 第36-37页 |
2.7 小结 | 第37-39页 |
第三章 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架连续梁参数研究 | 第39-51页 |
3.1 用钢量指标与用钢量比例 | 第39-40页 |
3.1.1 用钢量指标 | 第39-40页 |
3.1.2 用钢量比例 | 第40页 |
3.2 组合桁梁整体抗弯刚度 | 第40-46页 |
3.2.1 不同桁架结构形式抗弯刚度对比分析 | 第41-42页 |
3.2.2 不考虑腹杆抗弯刚度 | 第42-43页 |
3.2.3 考虑腹杆抗弯刚度 | 第43-46页 |
3.3 桥面板厚度与主桁横向间距 | 第46-49页 |
3.4 小结 | 第49-51页 |
第四章 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架连续梁试设计研究 | 第51-81页 |
4.1 依托工程项目概况 | 第51-52页 |
4.2 实验桥初步设计研究 | 第52-59页 |
4.2.1 桥型比选 | 第52-54页 |
4.2.2 桥面板尺寸 | 第54页 |
4.2.3 桁架形式比选 | 第54-57页 |
4.2.4 主梁高度 | 第57-59页 |
4.3 施工阶段受力分析 | 第59-69页 |
4.3.1 施工阶段划分 | 第59-61页 |
4.3.2 主梁顶推过程受力分析 | 第61-63页 |
4.3.3 后续施工阶段受力分析 | 第63-69页 |
4.4 成桥静、动力分析 | 第69-77页 |
4.4.1 主梁静力性能 | 第69-76页 |
4.4.2 主梁刚度 | 第76页 |
4.4.3 成桥动力特性 | 第76-77页 |
4.5 技术经济指标 | 第77-78页 |
4.6 小结 | 第78-8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1-83页 |
结论 | 第81-82页 |
展望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附录 | 第86-101页 |
附录 A1:刘家峁 1 号大桥初步设计 | 第86-95页 |
附录 B1:有间隙的矩形钢管 K、N 型节点计算表格 | 第95-98页 |
附录 B2:矩形钢管混凝土 T、Y、X 型节点计算表格 | 第98-10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第101-102页 |
致谢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