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劫罪量刑方法与幅度研究--以基层检察机关量刑建议工作为视角
摘要 | 第1-7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量刑的基本方法 | 第9-12页 |
一、国内外量刑方法研究概述 | 第9-10页 |
(一) 英美法系国家的量刑方法 | 第9页 |
(二) 大陆法系国家量刑方法 | 第9页 |
(三) 关于量刑基准的研究 | 第9-10页 |
(四) 我国研究量刑基准的量刑方法 | 第10页 |
二、目前我国司法实践中量刑基本方法及内容 | 第10-12页 |
(一) 量刑起点 | 第11页 |
(二) 基准刑 | 第11页 |
(三) 考量量刑情节,确定具体量刑建议幅度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抢劫罪量刑方法概述 | 第12-14页 |
一、抢劫罪的基本概念 | 第12页 |
二、抢劫罪犯罪构成及抢劫罪犯罪的基本犯罪构成事实 | 第12-13页 |
三、抢劫罪量刑基本步骤 | 第13-14页 |
第三章 抢劫罪量刑标准及幅度研究 | 第14-27页 |
一、一般抢劫犯罪 | 第14-19页 |
(一) 量刑起点的确定 | 第14页 |
(二) 确定基准刑 | 第14-19页 |
二、抢劫罪的加重情节 | 第19-24页 |
(一) 量刑起点的确定 | 第19-20页 |
(二) 确定基准刑 | 第20-24页 |
三、转化型抢劫罪 | 第24-27页 |
(一) 量刑起点的确定 | 第24-25页 |
(二) 确定基准刑 | 第25-27页 |
第四章 抢劫罪量刑情节量刑幅度研究 | 第27-47页 |
一、法定量刑情节 | 第27-46页 |
(一) 未成年犯及其他刑事责任能力情节 | 第27-34页 |
(二) 未遂犯及其他犯罪停止形态情节 | 第34-41页 |
(三) 从犯及其他共同犯罪情节 | 第41-42页 |
(四) 自首 | 第42-43页 |
(五) 立功 | 第43-44页 |
(六) 累犯 | 第44-46页 |
二、酌定量刑情节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附 | 第48-50页 |
主要参考书目 | 第50页 |
参考法律法规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