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我国法官庭外调查制度的完善

摘要第1-8页
一、法官庭外调查权的概念及特征第8-11页
 (一) 法官庭外调查权的概念第8-9页
 (二) 法官庭外调查权的特征第9-11页
  1. 法官庭外调查权的专属性第9页
  2. 法官庭外调查权的非追诉性第9-10页
  3. 法官庭外调查权的目的性第10-11页
二、法官庭外调查权的理论基础及反思第11-14页
 (一) 法官庭外调查权的理论基础第11-12页
  1. 发现实体真实第11页
  2. 平衡控辩力量第11-12页
 (二) 法官庭外调查权的局限性第12-14页
  1. 与控审分离原则的冲突第12-13页
  2. 与无罪推定原则的冲突第13-14页
三、我国法官庭外调查制度的现状第14-18页
 (一) 我国现行法律关于法官庭外调查制度的规定第14-15页
 (二) 我国现行法官庭外调查制度的弊端第15-18页
  1. 法官庭外调查的启动第15-16页
  2. 法官庭外调查参与人第16页
  3. 法官庭外调查证据的范围第16页
  4. 法官庭外调查证据的手段第16-18页
四、法官庭外调查的比较法研究第18-24页
 (一) 英美对抗式审判模式下法官的庭外视察第18-19页
 (二) 大陆法系职权主义审判模式下法官庭外调查权的考察第19-21页
  1. 法国法第19-20页
  2. 德国法第20-21页
 (三) 混合式审判模式下法官庭外调查权的考察第21-22页
  1. 日本法第21-22页
  2. 意大利法第22页
 (四) 法官庭外调查权比较研究之立法启示第22-24页
五、我国法官庭外调查制度的完善第24-28页
 (一) 基本思路第24-25页
  1. 强化法官庭外调查权行使的程序性规制第24页
  2. 程序性规制应遵循的原则:控审分离、有利于被告人第24-25页
 (二) 法官庭外调查制度完善的具体方案第25-28页
  1. 法官庭外调查的启动第25页
  2. 法官庭外调查参与人的问题第25-26页
  3. 法官庭外调查证据的范围第26-27页
  4. 法官庭外调查证据的手段第27-28页
六、结语第28-29页
参考文献第29-31页
致谢第31页

论文共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刑事搜查制度研究
下一篇:定罪量刑程序分离模式探析--从美德模式比较中探索中国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