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担载黄连素及其体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提要第4-6页
中文摘要第6-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英文缩写表第17-19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9-38页
    1.1 纳米材料第19-20页
        1.1.1 纳米材料简介第19页
        1.1.2 纳米材料的性质第19-20页
    1.2 磁性纳米材料第20-29页
        1.2.1 磁性纳米材料的性质第20-22页
        1.2.2 磁性纳米粒子的合成第22-24页
            1.2.2.1 物理制备方法第22页
            1.2.2.2 化学制备方法第22-24页
        1.2.3 磁性纳米粒子的相转化和表面功能化第24-26页
            1.2.3.1 有机高分子第25页
            1.2.3.2 无机材料第25-26页
        1.2.4 磁性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第26-29页
            1.2.4.1 磁性纳米材料在免疫层析检测中的应用第26-27页
            1.2.4.2 磁性纳米材料在分子检测中的应用第27页
            1.2.4.3 磁性纳米粒子在磁共振造影剂中的应用第27-28页
            1.2.4.4 磁性纳米颗粒作为过高热的热介质第28-29页
            1.2.4.5 多功能磁性纳米粒子在肿瘤药物载体中的应用第29页
    1.3 纳米肿瘤药物载体系统第29-34页
        1.3.1 药物载体系统第29-30页
        1.3.2 纳米技术在肿瘤药物载体系统中的应用第30-34页
            1.3.2.1 纳米靶向载体颗粒第30-31页
            1.3.2.2 纳米基因治疗粒子第31页
            1.3.2.3 光热治疗纳米颗粒第31-33页
            1.3.2.4 新方法的探索第33-34页
            1.3.2.5 结论第34页
    1.4 纳米粒子用于药物载体的研究第34-37页
        1.4.1 纳米药物载体第34-35页
        1.4.2 纳米药物载体载药率的提高第35-37页
    1.5 本文立题思想及研究内容第37-38页
第2章 实验部分第38-59页
    2.1 均三甲苯 TMB 扩孔法提高磁-介孔纳米载体的载药率第38-42页
        2.1.1 实验材料第38页
            2.1.1.1 主要药品与试剂第38页
            2.1.1.2 实验仪器第38页
        2.1.2 试验方法第38-40页
            2.1.2.1 Fe_3O_4磁头的合成第38-39页
            2.1.2.2 扩孔的磁-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体的合成第39页
            2.1.2.3 扩孔的磁-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体形貌表征第39-40页
            2.1.2.4 扩孔的磁-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体外载药和释药第40页
        2.1.3 实验结果第40-41页
            2.1.3.1 扩孔的磁-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体的合成第40页
            2.1.3.2 扩孔的磁-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体的形貌第40-41页
            2.1.3.3 扩孔的磁-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体介孔性质表征第41页
            2.1.3.4 扩孔的磁-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体的体外载药第41页
        2.1.4 实验小结第41-42页
    2.2 调整反应体系 CTAB 用量提高磁-介孔纳米载体的载药率第42-49页
        2.2.1 实验材料第42-44页
            2.2.1.1 主要药品与试剂第42-43页
            2.2.1.2 实验仪器第43-44页
        2.2.2 试验方法第44-45页
            2.2.2.1 Fe_3O_4磁头的合成步骤第44页
            2.2.2.2 调整反应体系 CTAB 用量后的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体的制备第44页
            2.2.2.3 磁-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体表征第44-45页
            2.2.2.4 磁-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体的体外载药和释药第45页
        2.2.3 实验结果第45-48页
            2.2.3.1 核壳球状磁-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体的合成第45页
            2.2.3.2 核壳球状磁-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合成机制第45-46页
            2.2.3.3 核壳球状磁-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形貌第46-47页
            2.2.3.4 核壳球状磁-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磁性能第47页
            2.2.3.5 核壳球状磁-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体的介孔性质第47-48页
            2.2.3.6 核壳球状磁-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体担载黄连素的体外载药第48页
        2.2.4 实验小结第48-49页
    2.3 通过增加黄连素在反应体系中的溶解度和分散性提高载药量第49-59页
        2.3.1 实验材料第49-50页
            2.3.1.1 主要药品与试剂第49-50页
            2.3.1.2 试验仪器第50页
        2.3.2 实验方法第50-53页
            2.3.2.1 Fe_3O_4磁头的合成步骤第50-51页
            2.3.2.2 Janus 磁-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制备第51页
            2.3.2.3 Janus 磁-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修饰第51页
            2.3.2.4 Janus 磁-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纳米载体的表征第51页
            2.3.2.5 Janus 磁-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担载黄连素第51-52页
            2.3.2.6 担载黄连素的 Janus 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体抗肿瘤作用第52-53页
        2.3.3 实验结果第53-58页
            2.3.3.1 Janus 磁-介孔二氧化硅形貌的表征第53页
            2.3.3.2 Janus 磁-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体介孔表征第53-54页
            2.3.3.3 Janus 磁-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体载药能力第54-55页
            2.3.3.4 担载黄连素的 Janus 磁-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体细胞内吞和药物释放评价第55-57页
            2.3.3.5 担载黄连素的 Janus 磁-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体体外抗肿瘤作用第57-58页
        2.3.4 实验小结第58-59页
第3章 讨论第59-62页
第4章 结论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第67-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扁蒴藤素对过敏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下一篇:VP1表位多肽及其融合蛋白的设计、表达及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