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10-17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2、研究意义 | 第11页 |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2、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14-15页 |
1、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2、研究内容 | 第15页 |
第四节 论文创新点及不足 | 第15-17页 |
1、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2、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技术标准国际竞争的基本内涵 | 第17-23页 |
第一节 技术标准国际竞争的界定 | 第17-18页 |
第二节 技术标准国际竞争的特点 | 第18-22页 |
1、竞争对象的知识产权性和网络性 | 第18-19页 |
2、竞争市场的寡头竞争性 | 第19-20页 |
3、竞争主体的综合性 | 第20-22页 |
第三节 技术标准国际竞争中的国家和企业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技术标准国际竞争中的企业行为 | 第23-34页 |
第一节 企业参与技术标准国际竞争的权力意义 | 第23页 |
第二节 技术标准联盟是企业参与技术标准竞争的主体 | 第23-25页 |
1、技术标准联盟的定义 | 第23-24页 |
2、技术标准联盟的作用 | 第24-25页 |
第三节 技术标准进入市场顺序问题探讨 | 第25-29页 |
第四节 技术标准占领市场问题探讨 | 第29-34页 |
1、消费者锁定是技术标准占领市场的关键 | 第29页 |
2、消费者锁定的概念及原因 | 第29-30页 |
3、消费者锁定出现的动态模型 | 第30-32页 |
4、消费者锁定策略 | 第32-34页 |
第四章 技术标准国际竞争中的国家行为 | 第34-43页 |
第一节 政府参与技术标准国际竞争的理论依据 | 第34-35页 |
第二节 政府在本国的行为 | 第35-38页 |
1、政府对本国技术标准的扶持 | 第35-37页 |
2、政府对国外技术标准的限制 | 第37-38页 |
第三节 政府在竞争对手国家的行为 | 第38-39页 |
1、政府为本国技术标准争取市场空间 | 第38-39页 |
2、政府遏制竞争对手国的技术标准 | 第39页 |
第四节 政府在第三国的行为 | 第39-41页 |
第五节 政府在技术标准国际竞争中的行为总结 | 第41-43页 |
第五章 我国技术标准国际竞争研究分析 | 第43-46页 |
第一节 我国技术标准发展现状分析 | 第43-44页 |
第二节 我国技术标准国际竞争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4-46页 |
1、我国技术标准竞争的基础薄弱 | 第44页 |
2、我国技术标准在国内市场的应用情况不理想 | 第44-45页 |
3、我国技术标准在国外竞争中的力量不协调 | 第45-4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6-49页 |
第一节 技术标准国际竞争分析结论 | 第46-47页 |
1、技术标准国际竞争是企业和国家的综合行为 | 第46页 |
2、利用先发制人和消费者锁定是技术标准国际竞争的关键 | 第46-47页 |
3、政府在技术标准国际竞争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辅助作用 | 第47页 |
第二节 我国技术标准国际竞争的政策建议 | 第47-49页 |
1、利用企业主导的技术标准联盟研发技术标准 | 第47页 |
2、利用先发制人和消费者锁定做好国内市场的应用 | 第47-48页 |
3、利用国家力量作为后盾开展技术标准国际竞争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