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33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1-14页 |
1.1.1 国内外节能型轮胎的发展 | 第11页 |
1.1.2 节能型轮胎的性能要求 | 第11-14页 |
1.1.2.1 耐磨性能 | 第12页 |
1.1.2.2 抗湿滑性 | 第12-13页 |
1.1.2.3 滚动阻力 | 第13-14页 |
1.2 胎面胶用胶的现状及发展 | 第14-18页 |
1.2.1 橡胶并用 | 第14-16页 |
1.2.2 合成特定结构的新胶种 | 第16-18页 |
1.2.2.1 集成橡胶(SIBR) | 第16-17页 |
1.2.2.2 环氧化天然橡胶(ENR) | 第17-18页 |
1.2.2.3 乙烯基聚丁二烯橡胶(ViBR) | 第18页 |
1.2.2.4 新型溶聚丁苯橡胶(S-SBR) | 第18页 |
1.2.2.5 卤化丁基橡胶(HIIR) | 第18页 |
1.2.2.6 3,4-异戊橡胶(3,4-IR) | 第18页 |
1.3 胎面胶补强填料的现状 | 第18-20页 |
1.3.1 炭黑 | 第18-19页 |
1.3.2 白炭黑 | 第19-20页 |
1.3.3 短纤维-橡胶复合材料(SFRC) | 第20页 |
1.4 粉末橡胶 | 第20-25页 |
1.4.1 粉末橡胶的定义 | 第20-21页 |
1.4.2 粉末像胶的发展概况 | 第21-22页 |
1.4.2.1 国外概况 | 第21页 |
1.4.2.2 国内发展 | 第21-22页 |
1.4.3 粉末像胶的制备方法 | 第22-25页 |
1.4.3.1 粉碎法 | 第23-24页 |
1.4.3.2 凝聚法 | 第24页 |
1.4.3.3 喷雾干燥法 | 第24-25页 |
1.5 超细全硫化粉末橡胶 | 第25-31页 |
1.5.1 超细全硫化粉末橡胶的简介 | 第25-26页 |
1.5.2 超细全硫化粉末橡胶的制备 | 第26-27页 |
1.5.3 超细化粉末橡胶的应用 | 第27-31页 |
1.5.3.1 超细丁苯粉末橡胶增韧聚丙烯的研究 | 第27-28页 |
1.5.3.2 超细丁苯粉末橡胶增韧聚氯乙烯的研究 | 第28-29页 |
1.5.3.3 超细丁苯粉末橡胶增韧尼龙-6的研究 | 第29-31页 |
1.5.3.4 超细丁苯粉末橡胶与橡胶共混的研究 | 第31页 |
1.6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31-33页 |
第二章 几种UFPR粒子改性胎面胶复合材料的研究 | 第33-64页 |
2.1 引言 | 第33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3-38页 |
2.2.1 实验原料 | 第33-34页 |
2.2.2 实验设备及测试仪器 | 第34-35页 |
2.2.3 基本配方 | 第35页 |
2.2.3.1 UFPCSBR改性NR/SBR共混胶的实验设计 | 第35页 |
2.2.3.2 UFPSBR改性NR/SBR共混胶的实验设计 | 第35页 |
2.2.3.3 UFPNBR改性NR/SBR共混胶的实验设计 | 第35页 |
2.2.4 试样制备 | 第35页 |
2.2.5 性能测试与表征 | 第35-38页 |
2.2.5.1 硫化曲线测定 | 第35页 |
2.2.5.2 门尼粘度测试 | 第35页 |
2.2.5.3 拉伸性能测试 | 第35-36页 |
2.2.5.4 撕裂性能测试 | 第36页 |
2.2.5.5 硬度测试 | 第36页 |
2.2.5.6 冲击弹性测试 | 第36页 |
2.2.5.7 热空气老化 | 第36页 |
2.2.5.8 磨耗性能测试 | 第36-37页 |
2.2.5.9 橡胶密度测定 | 第37页 |
2.2.5.10 动态压缩疲劳性能 | 第37页 |
2.2.5.11 动态热力学性能测试 | 第37页 |
2.2.5.12 加工性能分析 | 第37页 |
2.2.5.13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 | 第37-38页 |
2.2.5.14 交联密度测试 | 第38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8-63页 |
2.3.1 UFPCSBR改性NR/SBR胎面胶复合材料的研究 | 第38-45页 |
2.3.1.1 UFPCSBR的性能分析 | 第38-39页 |
2.3.1.2 UFPCSBR/NR/SBR复合材料的硫化特性 | 第39-40页 |
2.3.1.3 UFPCSBR/NR/SBR复合材料的动态热力学性能 | 第40-42页 |
2.3.1.4 UFPCSBR/NR/SBR复合材料的RPA分析 | 第42-44页 |
2.3.1.5 UFPCSBR/NR/SBR复合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 | 第44-45页 |
2.3.2 UFPSBR改性NR/SBR胎面胶复合材料的研究 | 第45-52页 |
2.3.2.1 UFPSBR的性能分析 | 第45-47页 |
2.3.2.2 UFPSBR/NR/SBR复合材料的硫化特性 | 第47-48页 |
2.3.2.3 UFPSBR/NR/SBR复合材料的动态热力学性能 | 第48-49页 |
2.3.2.4 UFPSBR/NR/SBR复合材料的RPA分析 | 第49-51页 |
2.3.2.5 UFPSBR/NR/SBR复合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 | 第51-52页 |
2.3.3 UFPNBR改性NR/SBR胎面胶复合材料的研究 | 第52-58页 |
2.3.3.1 UFPNBR的性能分析 | 第52-54页 |
2.3.3.2 UFPNBR/NR/SBR复合材料的硫化特性 | 第54-55页 |
2.3.3.3 UFPNBR/NR/SBR复合材料的动态热力学性能 | 第55-56页 |
2.3.3.4 UFPNBR/NR/SBR复合材料混炼胶的RPA分析 | 第56-57页 |
2.3.3.5 UFPNBR/NR/SBR复合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 | 第57-58页 |
2.3.4 UFPCSBR、UFPSBR、UFPNBR改性NR/SBR复合材料的性能对比 | 第58-63页 |
2.3.4.1 拉伸强度 | 第58-60页 |
2.3.4.2 撕裂强度 | 第60-61页 |
2.3.4.3 DIN磨耗 | 第61-62页 |
2.3.4.4 动态热力学性能 | 第62-6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三章 UFPR改性胎面胶配方体系的优化 | 第64-87页 |
3.1 引言 | 第64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4-65页 |
3.2.1 实验原料 | 第64页 |
3.2.2 实验设备及测试仪器 | 第64页 |
3.2.3 基本配方 | 第64-65页 |
3.2.3.1 UFPNBR改性NR/SBR共混胶的实验设计 | 第64页 |
3.2.3.2 UFPSBR改性NR/SBR共混胶的实验设计 | 第64-65页 |
3.2.4 试样制备 | 第65页 |
3.2.5 性能测试及表征 | 第6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5-86页 |
3.3.1 UFPNBR改性NR/SBR胎面胶复合材料的研究 | 第65-77页 |
3.3.1.1 UFPNBR/NR/SBR复合材料的硫化特性 | 第65-66页 |
3.3.1.2 UFPNBR/NR/SBR共混物的动态热力学性能 | 第66-68页 |
3.3.1.3 UFPNBR/NR/SBR复合材料的RPA分析 | 第68-70页 |
3.3.1.4 UFPNBR/NR/SBR复合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 | 第70-72页 |
3.3.1.5 UFPNBR/NR/SBR复合材料的耐老化性能 | 第72-74页 |
3.3.1.6 UFPNBR对UFPNBR/NR/SBR复合材料加工性能的影响 | 第74-75页 |
3.3.1.7 优化前后UFPNBR/NR/SBR复合材料性能对比 | 第75-77页 |
3.3.2 UFPSBR改性NR/SBR胎面胶复合材料的研究 | 第77-86页 |
3.3.2.1 UFPSBR/NR/SBR复合材料的硫化特性 | 第77-78页 |
3.3.2.2 UFPSBR/NR/SBR复合材料的动态热力学性能 | 第78-80页 |
3.3.2.3 UFPSBR/NR/SBR复合材料的RPA分析 | 第80-82页 |
3.3.2.4 UFPSBR/NR/SBR复合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 | 第82-83页 |
3.3.2.5 UFPSBR/NR/SBR复合材料的耐老化性能 | 第83-84页 |
3.3.2.6 UFPSBR/NR/SBR复合材料的门尼粘度 | 第84-85页 |
3.3.2.7 优化前后UFPSBR/NR/SBR复合材料性能对比 | 第85-8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