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农民工政治参与问题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13-14页 |
第2章 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相关性概述 | 第14-24页 |
2.1 农民工的涵义 | 第14-16页 |
2.1.1 农民工的定义 | 第14-15页 |
2.1.2 农民工的特点 | 第15-16页 |
2.2 农民工群体的形成和发展 | 第16-17页 |
2.2.1 农民工初步形成阶段 | 第16-17页 |
2.2.2 农民工盲目流动阶段 | 第17页 |
2.2.3 农民工稳定流动阶段 | 第17页 |
2.3 农民工政治参与的涵义 | 第17-20页 |
2.3.1 政治参与的涵义 | 第17-18页 |
2.3.2 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特点 | 第18-19页 |
2.3.3 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类型 | 第19-20页 |
2.4 农民工政治参与的重要意义 | 第20-24页 |
2.4.1 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 | 第20-21页 |
2.4.2 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 第21页 |
2.4.3 有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 第21-22页 |
2.4.4 有利于农村各项建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 第22页 |
2.4.5 有利于农民工自身利益的维护和政治成熟 | 第22-24页 |
第3章 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制约因素 | 第24-31页 |
3.1 中国农民工政治参与取得的成就 | 第24-26页 |
3.1.1 政治参与形式多样化 | 第24-25页 |
3.1.2 维权意识逐渐增强 | 第25页 |
3.1.3 政治参与内容越来越丰富 | 第25-26页 |
3.2 农民工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3.2.1 政治参与意识薄弱 | 第26-27页 |
3.2.2 政治参与组织匮乏 | 第27页 |
3.2.3 政治参与渠道不畅通 | 第27-28页 |
3.3 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制约因素 | 第28-31页 |
3.3.1 法律法规的不健全 | 第28页 |
3.3.2 城乡二元体制的制约 | 第28-29页 |
3.3.3 经济上的弱势地位得不到改善 | 第29页 |
3.3.4 农民工自身素质偏低 | 第29-31页 |
第4章 扩大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对策 | 第31-40页 |
4.1 加强农民工的教育培训 | 第31-33页 |
4.1.1 加大对农民工教育培训机构的支持力度 | 第31页 |
4.1.2 建设有效的教育培训网络 | 第31-32页 |
4.1.3 坚持培训内容的适用和实用相结合 | 第32-33页 |
4.2 完善法律制度和参政组织建设 | 第33-35页 |
4.2.1 完善农民工政治参与的法律法规 | 第33-34页 |
4.2.2 建立健全农民工权利代表组织 | 第34-35页 |
4.3 拓宽农民工的政治参与渠道 | 第35-37页 |
4.3.1 完善传统参政渠道 | 第35-36页 |
4.3.2 积极发展网络政治参与形式 | 第36-37页 |
4.4 提高农民工的经济地位 | 第37-40页 |
4.4.1 保障和增加农民工的合法财产性收入 | 第37-38页 |
4.4.2 建立健全农民工最低工资标准机制 | 第38页 |
4.4.3 加强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建设 | 第38-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作者简介及硕士学术成果 | 第44-45页 |
后记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