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27页 |
1.1 重金属铅污染现状及危害 | 第11-12页 |
1.2 作物对Pb~(2+)的吸收积累及耐性研究 | 第12-16页 |
1.2.1 重金属Pb~(2+)对作物的影响及响应 | 第12-13页 |
1.2.2 作物对Pb~(2+)的耐性研究 | 第13-14页 |
1.2.3 重金属Pb~(2+)对作物品质的影响 | 第14-15页 |
1.2.4 玉米对土壤重金属Pb~(2+)修复评价 | 第15-16页 |
1.3 QTL定位 | 第16-21页 |
1.3.1 遗传图谱构建 | 第17-20页 |
1.3.2 常用作图软件 | 第20页 |
1.3.3 QTL作图 | 第20-21页 |
1.4 作物金属积累的QTL研究进展 | 第21-24页 |
1.5 IBMsyn10 DH群体及基于SNP的Binmap应用简介 | 第24-25页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 第25-27页 |
1.6.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5-26页 |
1.6.2 本研究拟采用的技术路线 | 第26-27页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7-30页 |
2.1 试验材料与土壤环境 | 第27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7-30页 |
2.2.1 样品前期培养 | 第27页 |
2.2.2 样品采集 | 第27-28页 |
2.2.3 样品Pb~(2+)含量测定 | 第28-29页 |
2.2.4 Binmap图谱构建 | 第29页 |
2.2.5 表型数据分析和QTL定位 | 第29-30页 |
2.2.6 玉米重金属Pb~(2+)含量相关的QTL候选基因筛选 | 第3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0-40页 |
3.1 表型数据统计分析 | 第30-32页 |
3.2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第32页 |
3.3 玉米不同组织Pb~(2+)含量的QTL定位分析 | 第32-40页 |
3.3.1 玉米根系Pb~(2+)含量的QTL定位 | 第33页 |
3.3.2 玉米茎秆Pb~(2+)含量的QTL定位 | 第33页 |
3.3.3 玉米叶片Pb~(2+)含量的QTL定位 | 第33-34页 |
3.3.4 玉米籽粒Pb~(2+)含量的QTL定位 | 第34页 |
3.3.5 重金属Pb~(2+)吸收和富集相关候选基因筛选 | 第34-40页 |
4 讨论 | 第40-45页 |
4.1 不同组织重金属Pb~(2+)积累分析 | 第40页 |
4.2 重金属QTL定位分析 | 第40-42页 |
4.3 重金属Pb~(2+)相关的候选基因功能分析 | 第42-43页 |
4.4 展望 | 第43-45页 |
5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附录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