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缩写词及其英汉对照 | 第11-12页 |
一. 文献综述 | 第12-26页 |
1.1 稻瘟病的生物学特性 | 第12-14页 |
1.2 稻瘟病抗性的研究进展 | 第14-19页 |
1.2.1 抗性的分类 | 第14页 |
1.2.2 稻瘟病抗性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1.2.3 稻瘟病抗性基因的特点 | 第17-18页 |
1.2.4 稻瘟病抗性基因的抗病反应 | 第18-19页 |
1.3 DNA分子标记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1.3.1 基于PCR技术的分子标记 | 第19-20页 |
1.3.2 基于测序的新型分子标记 | 第20页 |
1.3.3 基因芯片在分子标记中的应用 | 第20-21页 |
1.4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的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1.4.1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在QTLs定位上的应用 | 第22页 |
1.4.2 染色体近等基因系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 | 第22-23页 |
1.5 稻瘟病抗性育种的研究现状 | 第23-25页 |
1.5.1 常规的稻瘟病抗性育种 | 第24页 |
1.5.2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 第24-25页 |
1.5.3 稻瘟病抗性基因的聚合育种 | 第25页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5-26页 |
二. 水稻穗颈瘟抗性资源的筛选及抗病亲本稻瘟病抗性基因同源片段的分布研究 | 第26-38页 |
2.1 材料 | 第26-27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6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26-27页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7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7-30页 |
2.2.1 DNA提取 | 第27-28页 |
2.2.2 PCR检测 | 第28-29页 |
2.2.3 多态性引物的筛选 | 第29页 |
2.2.4 穗颈瘟抗性鉴定 | 第29页 |
2.2.5 抗稻瘟病材料及蜀恢498中相关抗病基因的分布情况 | 第29-30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30-36页 |
2.3.1 多态性引物筛选 | 第30-31页 |
2.3.2 穗颈瘟抗病性鉴定结果 | 第31-32页 |
2.3.3 五份水稻材料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分布情况 | 第32-36页 |
2.4 讨论与小结 | 第36-38页 |
2.4.1 水稻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抗病种质资源的筛选 | 第36-37页 |
2.4.2 稻瘟病抗性基因分布的研究 | 第37-38页 |
三. 颈瘟抗性材料的创制及相关QTL的定位 | 第38-51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38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8-42页 |
3.2.1 抗病近等基因系的构建 | 第38-39页 |
3.2.2 基于Rice SNP9K水稻基因芯片的近等基因系测序 | 第39页 |
3.2.3 利用分子标记确定抗病QTL | 第39-42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42-48页 |
3.3.1 抗颈瘟新材料的初步创制 | 第42-43页 |
3.3.2 基于Rice SNP9K基因芯片QTL作图 | 第43-45页 |
3.3.3 颈瘟抗性相关QTL的初步定位 | 第45-48页 |
3.4 讨论与小结 | 第48-51页 |
3.4.1 近等基因系的构建和应用 | 第48页 |
3.4.2 基因芯片技术在QTL定位和遗传育种的作用 | 第48-49页 |
3.4.3 下一步研究设想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