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课程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8-11页 |
1.1.1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 第8页 |
1.1.2 传统TCP协议存在的不足 | 第8-9页 |
1.1.3 TCP协议与网络编码技术 | 第9-10页 |
1.1.4 选题来源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1.2.1 网络编码理论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1.2.2 网络加速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目标 | 第13-14页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3.2 论文研究目标及成果 | 第13-14页 |
1.4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工作 | 第14页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4-15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网络加速系统的相关技术背景 | 第16-24页 |
2.1 网络编码的基本原理 | 第16-18页 |
2.1.1 网络编码的概念 | 第16页 |
2.1.2 网络编码的编码模型 | 第16-18页 |
2.2 网络编码的编码方法 | 第18-20页 |
2.2.1 固定线性网络编码 | 第19页 |
2.2.2 随机线性网络编码 | 第19-20页 |
2.3 网络编码的应用及优化 | 第20-21页 |
2.3.1 网络编码的应用 | 第20页 |
2.3.2 网络编码的优化研究 | 第20-21页 |
2.4 TCP-P网络栈的体系结构 | 第21-23页 |
2.4.1 TCP/IP网络体系结构介绍 | 第21页 |
2.4.2 Linux内核中的TCP协议 | 第21-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网络加速系统的系统设计 | 第24-42页 |
3.1 网络加速系统的需求分析 | 第24-25页 |
3.2 TCP-P网络栈中的关键数据结构 | 第25-32页 |
3.2.1 Linux内核中sk_buff的结构 | 第25-28页 |
3.2.2 Linux内核中tcp_sock的结构 | 第28页 |
3.2.3 Linux内核中sock的结构 | 第28-30页 |
3.2.4 关键数据结构间关系研究与分析 | 第30-32页 |
3.3 网络加速系统对TCP协议的修改设计 | 第32-37页 |
3.3.1 Linux网络栈TCP实现综述 | 第32-33页 |
3.3.2 TCP层数据包发送的流程描述 | 第33-34页 |
3.3.3 TCP层数据包接收的流程描述 | 第34-35页 |
3.3.4 TCP协议的ACK应答机制研究设计 | 第35页 |
3.3.5 TCP流量控制在内核中的研究设计 | 第35-37页 |
3.4 网络加速系统中网络编码子系统的设计 | 第37-38页 |
3.5 网络加速系统内核编译技术 | 第38-40页 |
3.6 网络加速系统代码移植技术 | 第40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四章 网络加速系统在Linux平台下的实现 | 第42-59页 |
4.1 网络加速系统的系统架构 | 第42-45页 |
4.1.1 系统整体架构 | 第42-43页 |
4.1.2 系统主要组成部分 | 第43-44页 |
4.1.3 系统处理流程 | 第44-45页 |
4.2 网络编码协议设计 | 第45-47页 |
4.3 网络加速系统关键数据结构设计 | 第47页 |
4.4 网络加速系统的详细实现 | 第47-51页 |
4.4.1 网络编码模块实现 | 第47-49页 |
4.4.2 网络解码模块实现 | 第49-50页 |
4.4.3 网络编解码内核移植实现 | 第50-51页 |
4.5 网络加速系统的展示和评估 | 第51-58页 |
4.5.1 网络加速系统的实现效果 | 第51-55页 |
4.5.2 网络加速系统的评估 | 第55-5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5.1 论文总结 | 第59页 |
5.2 未来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2页 |
附录一 | 第62-64页 |
附录二 | 第64-66页 |
附录 缩略语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