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符号说明及名词解释 | 第10-11页 |
绪论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微波通信的基本原理 | 第12-22页 |
1.1 微波通信的调制方式 | 第12-13页 |
1.2 微波通信的衰减 | 第13-15页 |
1.3 性能优化技术 | 第15-18页 |
1.4 微波通信的应用 | 第18-19页 |
1.5 微波通信与其他通信方式的对比 | 第19-20页 |
1.6 本文的主要工作以及论文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微波通信的数据传输 | 第22-28页 |
2.1 传输2G业务TDM | 第22-25页 |
2.2 传输3G和LTE的以太业务 | 第25-26页 |
2.3 以太网虚拟专线EVPL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微波通信的数据保护 | 第28-34页 |
3.1 热备份和空间分集 | 第28-29页 |
3.2 工作备份和频率分集 | 第29-30页 |
3.3 XPIC实现有限频率的大容量数据传输 | 第30-32页 |
3.4 典型网络举例 | 第32-34页 |
3.4.1 移动基站数据回传 | 第32-33页 |
3.4.2 Hub Site | 第33-34页 |
第四章 QoS和QinQ在微波通信中的应用 | 第34-38页 |
4.1 QoS | 第34-37页 |
4.2 QinQ | 第37-38页 |
第五章 非视距微波传输技术NLOS以及现场测试结果 | 第38-46页 |
5.1 NLOS的三种基本传播现象 | 第38-39页 |
5.2 NLOS微波链路指标计算公式 | 第39页 |
5.3 NLOS实验描述及结果 | 第39-46页 |
5.3.1 透射 | 第39-41页 |
5.3.2 反射 | 第41-43页 |
5.3.3 衍射 | 第43-46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46-48页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第46-47页 |
6.2 挑战与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附件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