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

“新常态”下城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探讨--以齐鲁银行为例

中文摘要第10-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第1部分 绪论第13-16页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研究内容、方法第14-15页
        1.2.1 研究内容第14页
        1.2.2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3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15-16页
        1.3.1 创新点第15页
        1.3.2 主要不足第15-16页
第2部分 文献理论综述和美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经验概述第16-27页
    2.1 理论概述第16-19页
        2.1.1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第16-17页
        2.1.2 风险资产管理理论第17页
        2.1.3 资产组合管理理论第17-18页
        2.1.4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第18页
        2.1.5 《巴塞尔资本协议》第18-19页
    2.2 文献概述第19-20页
    2.3 美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经验概述第20-27页
        2.3.1 美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特点第21-23页
        2.3.2 美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缓释第23-25页
        2.3.3 美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第25-26页
        2.3.4 美国商业银行信贷文化第26-27页
第3部分 经济“新常态”与信贷风险管理第27-34页
    3.1 经济“新常态”概述第27-29页
        3.1.1 概念引入第27页
        3.1.2 特定内涵第27-29页
    3.2 经济“新常态”与信贷风险管理第29-34页
        3.2.1 “新常态”下企业经营风险分析第29-30页
        3.2.2 “新常态”下银行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第30-31页
        3.2.3 “新常态”对信贷风险管理的影响第31-34页
第4部分 齐鲁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第34-49页
    4.1 齐鲁银行概况第34-36页
    4.2 齐鲁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架构第36-38页
        4.2.1 主要架构概述第36页
        4.2.2 管理架构图示第36-37页
        4.2.3 架构优缺点分析第37-38页
    4.3 齐鲁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主要手段第38-40页
        4.3.1 集团客户风险管理第38页
        4.3.2 其他主要风险管理手段第38-40页
    4.4 齐鲁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第40-41页
    4.5 齐鲁银行风险偏好和信贷文化第41-42页
        4.5.1 风险偏好管理第41-42页
        4.5.2 风险管理文化第42页
    4.6 齐鲁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主要弊端第42-45页
        4.6.1 重视贷前审查,贷后管理流于形式第42-43页
        4.6.2 重视财务分析,忽略财务失真第43页
        4.6.3 重资金流向形式合规,轻虚假交易第43页
        4.6.4 依赖物权保障,忽略担保实现性第43-44页
        4.6.5 重监管形式,轻实质风险防范第44页
        4.6.6 重视产品创新,忽略事后评估第44-45页
        4.6.7 重视模型,忽略诚信和法治第45页
    4.7 “新常态”下齐鲁银行风险管理策略建议第45-49页
        4.7.1 强化担保可实现性和借款人监控第45-46页
        4.7.2 优选信贷客户第46-47页
        4.7.3 重视趋势判断,着眼发展全局第47页
        4.7.4 既要借鉴模型,又要兼顾实践第47页
        4.7.5 重视和强化贷后检查质量第47页
        4.7.6 提高信贷人员的综合素质第47-49页
第5部分 城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建议第49-53页
    5.1 建立行之有效的操作风险组织架构第49页
    5.2 加快推进资产组合管理和资产证券化第49-50页
    5.3 明晰风险偏好设定,加快推进公众持股第50页
    5.4 把握信贷内涵,树立以效益为基础的信贷文化第50-51页
    5.5 信贷制度精细化和内控制度完善第51-52页
        5.5.1 信贷业务的精细化管理第51页
        5.5.2 健全内控制度组织架构第51-52页
    5.6 培育信贷文化,坚持以人为本第52-53页
结束语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致谢第56-57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2P网贷平台发展探究
下一篇:微波通信设备在通信网络接入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