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化学分析与鉴定论文

部分南蛇藤属植物分类鉴别及雷公藤红素含量测定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南蛇藤属植物本草考证第12-13页
        1.3.1 南蛇藤异名考证第12页
        1.3.2 功能与主治第12-13页
    1.4 南蛇藤属植物鉴定与分类研究现状第13-17页
        1.4.1 粉末显微鉴定与薄层色谱鉴定第13-14页
        1.4.2 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应用于植物种属间的分类第14-17页
    1.5 南蛇藤属植物根皮的化学成分研究第17-19页
        1.5.1 倍半萜及倍半萜类衍生物第17页
        1.5.2 三萜类化合物第17-19页
    1.6 南蛇藤属植物中雷公藤红素含量测定研究第19页
    1.7 本文研究的内容第19-21页
第二章 南蛇藤属植物显微粉末鉴定与薄层鉴别第21-30页
    2.1 前言第21页
    2.2 实验部分第21-24页
        2.2.1 仪器与材料第21-23页
        2.2.2 实验方法第23-24页
    2.3 结果第24-28页
        2.3.1 来源第24页
        2.3.2 粉末显微特征第24-27页
        2.3.3 薄层鉴别第27-28页
    2.4 小结第28-30页
第三章 近红外光谱对南蛇藤属植物的分类研究第30-39页
    3.1 引言第30页
    3.2 实验部分第30-31页
        3.2.1 仪器与材料第30-31页
        3.2.2 实验方法第31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1-37页
        3.3.1 近红外光谱第31-32页
        3.3.2 预处理图谱第32-33页
        3.3.3 PCA建模考察预处理方法第33-35页
        3.3.4 主成分分析PCA第35-36页
        3.3.5 PCA-LDA模型建立与预测第36-37页
    3.4 小结第37-39页
第四章 南蛇藤属植物雷公藤红素含量测定研究第39-49页
    4.1 前言第39页
    4.2. 实验部分第39-40页
        4.2.1 仪器与材料第39-40页
        4.2.2 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第40页
        4.2.3 色谱条件第40页
    4.3 结果第40-47页
        4.3.1 流动相的选择第40页
        4.3.2 检测波长的选择第40-41页
        4.3.3 提取方法的选择第41-42页
        4.3.4 单因素考察超声波提取参数第42-44页
        4.3.5 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第44-46页
        4.3.6 十一种南蛇藤属植物雷公藤红素含量的测定第46-47页
    4.4 小结第47-49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49-52页
    5.1 总结第49-50页
    5.2 展望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7页
致谢第57-5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8-59页
附录1第59-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生物分配胶束色谱法预测口服药物吸收情况
下一篇:温敏型分子印迹智能水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