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财政制度与管理体制论文

财政分权与科技创新资源配置--能力与效率分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9-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概念界定第11-12页
        1.2.1 科技创新资源第11页
        1.2.2 财政分权第11-12页
        1.2.3 政府行为第12页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2-15页
        1.3.1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第12-14页
        1.3.2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4 研究难点、创新点与不足第15-17页
        1.4.1 本文的研究难点第15页
        1.4.2 本文的创新新点第15页
        1.4.3 本文存在的不足第15-17页
第2章 财政分权与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理论基础第17-24页
    2.1 财政分权与科技创新资源的理论基础第17-20页
        2.1.1 科技创新资源的性质及供给方式第17-18页
        2.1.2 相关文献梳理第18-20页
    2.2 财政分权与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理论框架第20-21页
    2.3 财政分权对科技资源的影响机制分析第21-24页
        2.3.1 财政分权与科技创新资源配置能力第22-23页
        2.3.2 财政分权与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第23-24页
第3章 中国式分权的现状评估第24-29页
    3.1 评估指标选取第24-25页
    3.2 数据来源和评价方法第25-26页
    3.3 我国地方财政分权程度的实证评估(1998—2014)第26-27页
    3.4 中国财政分权的区域差异第27-29页
第4章 科技创新资源配置能力的影响研究——地方政府为主体的分析第29-38页
    4.1 科技创新资源配置能力的指标体系构建第29-32页
        4.1.1 指标选取第29-31页
        4.1.2 数据来源和评价方法第31-32页
    4.2 我国科技创新资源配置能力的现状及评价第32-35页
    4.3 地方政府在科技创新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作用分析第35-38页
        4.3.1 地方政府与区域科技创新各主体的关系第35-36页
        4.3.2 地方政府在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过程中的作用第36-38页
第5章 财政分权对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第38-55页
    5.1 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方法的选取第38页
    5.2 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测度原理、指标体系及结果评述第38-46页
        5.2.1 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测度原理第38-40页
        5.2.2 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指标体系第40-41页
        5.2.3 我国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第41-46页
    5.3 实证分析第46-54页
        5.3.1 研究方法第46页
        5.3.2 变量选取第46-47页
        5.3.3 平稳性检验第47页
        5.3.4 协整检验第47-49页
        5.3.5 VAR模型设定第49-50页
        5.3.6 脉冲响应分析第50-53页
        5.3.7 方差分解第53-54页
    5.4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第55-59页
    6.1 研究结论第55-56页
    6.2 政策建议第56-59页
        6.2.1 构建全面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绩效评价体系第56页
        6.2.2 构建中央与地方财权和事权的契约化体系第56-57页
        6.2.3 地方政府作用再提升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附录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股权众筹的法律问题研究
下一篇:灾难记忆的塑造与传递过程研究--基于汶川映秀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