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引言 | 第8-17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3 内容及框架 | 第10-11页 |
1.4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1.4.1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1-14页 |
1.4.2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4-16页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2 合同权益价值评估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17-29页 |
2.1 合同和合同权益价值相关理论 | 第17-19页 |
2.1.1 合同概念及分类 | 第17页 |
2.1.2 合同权益的概念 | 第17-18页 |
2.1.3 合同权益价值的影响因素 | 第18-19页 |
2.2 期权的相关理论 | 第19-26页 |
2.2.1 期权的概念 | 第19页 |
2.2.2 期权价值的影响因素 | 第19-20页 |
2.2.3 期权的分类 | 第20-21页 |
2.2.4 期权的定价模型 | 第21-26页 |
2.3 实物期权相关理论 | 第26-29页 |
2.3.1 实物期权的概念 | 第26-27页 |
2.3.2 实物期权的分类 | 第27-28页 |
2.3.3 实物期权定价模型 | 第28-29页 |
3 实物期权法在合同权益价值评估中适用性 | 第29-35页 |
3.1 目前常见评估方法对合同价值评估的局限性 | 第29-32页 |
3.1.1 市场法的局限性 | 第31页 |
3.1.2 成本法的局限性 | 第31页 |
3.1.3 收益法的局限性 | 第31-32页 |
3.1.4 小结 | 第32页 |
3.2 合同所具有的期权特性 | 第32-34页 |
3.3 实物期权法在合同价值评估中的优势 | 第34-35页 |
3.3.1 使合同价值评估结果更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 | 第34页 |
3.3.2 有利于做出最优决策 | 第34-35页 |
4 基于实物期权法的企业合同价值评估案例分析 | 第35-47页 |
4.1 案例背景介绍 | 第35-37页 |
4.1.1 评估的对象、目的及价值类型 | 第35页 |
4.1.2 合同双方企业介绍 | 第35-36页 |
4.1.3 签约合同的有关事项 | 第36-37页 |
4.2 评估方法的选择 | 第37-38页 |
4.3 行业分析 | 第38-40页 |
4.4 评估思路和模型计算 | 第40-45页 |
4.4.1 B-S定价模型下评估值的确定 | 第41-43页 |
4.4.2 二叉树模型下的价值确定 | 第43-44页 |
4.4.3 结果分析 | 第44-45页 |
4.5 违约风险的考虑 | 第45-47页 |
4.5.1 确定参数 | 第45-46页 |
4.5.2 违约可能性分析 | 第46-47页 |
4.6 小结 | 第47页 |
5 结论与不足 | 第47-49页 |
5.1 结论 | 第47-48页 |
5.2 不足之处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