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微生物生物化学论文

裂殖壶菌CRISPR/Cas9体系的建立及应用于脂肪酸代谢研究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19页
    1.1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研究进展第8-12页
        1.1.1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概述第8-9页
        1.1.2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理功能第9-11页
        1.1.3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来源第11-12页
    1.2 裂殖壶菌研究概况第12-15页
        1.2.1 裂殖壶菌概述第12页
        1.2.2 裂殖壶菌DHA合成途径的研究第12-14页
        1.2.3 裂殖壶菌的遗传转化方法研究进展第14-15页
    1.3 CRISPR/Cas9简述第15-18页
        1.3.1 CRISPR/Cas系统的发现第15页
        1.3.2 CRISPR/Cas的作用机制与分类第15-17页
        1.3.3 CRISPR技术的应用第17-18页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第18-19页
第2章 材料与方法第19-36页
    2.1 实验材料第19-23页
        2.1.1 菌株及质粒第19页
        2.1.2 实验试剂第19-20页
        2.1.3 实验设备第20-21页
        2.1.4 培养基和常用溶液的配制第21-22页
        2.1.5 本研究中所用引物第22-23页
    2.2 实验方法第23-27页
        2.2.1 裂殖壶菌的培养第23页
        2.2.2 基因组DNA的制备第23-25页
        2.2.3 质粒的提取第25-26页
        2.2.4 凝胶及PCR产物回收第26-27页
        2.2.5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第27页
    2.3 抗生素的筛选第27-28页
    2.4 CRISPR/Cas体系的构建及转化第28-33页
        2.4.1 pCRISPR-Schi载体的构建第28-29页
        2.4.2 gRNA的设计和寡核苷酸链合成第29页
        2.4.3 pCRISPR-Schi-gRNA载体的构建第29-30页
        2.4.4 靶向区域上下游同源片段的扩增和连接第30-33页
    2.5 电转化及突变体的鉴定第33-35页
    2.6 生物量和油脂产量分析第35-36页
第3章 结果与讨论第36-42页
    3.1 裂殖壶菌抗性验证第36页
    3.2 pCRISPR-Schi-gRNA质粒构建测序结果第36-37页
    3.3 靶向区域上下游同源片段及Zeocin抗性片段的扩增第37-38页
    3.4 电转化结果及菌株鉴定第38-39页
    3.5 菌株生物量和脂肪酸分析第39-40页
    3.6 讨论第40-42页
第4章 结论与展望第42-44页
    4.1 结论第42页
    4.2 展望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50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0-51页
致谢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洋河口湿地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互花米草入侵的响应
下一篇:新型溴代阻燃剂在黄河三角洲湿地沉积物中的分布及储量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