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光盘摆渡装置设计及其控制系统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课题来源、目的、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1.3.1 光盘存储设备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2 带式传送机构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3 步进电机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3.4 刻录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8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1页 |
第2章 数据光盘摆渡装置总体分析及结构设计 | 第21-37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设计指标和工作原理 | 第21-22页 |
2.2.1 设计指标 | 第21-22页 |
2.2.2 摆渡装置的工作原理 | 第22页 |
2.3 摆渡装置总体分析 | 第22-25页 |
2.4 摆渡装置的结构设计 | 第25-34页 |
2.4.1 传送机构设计 | 第25-29页 |
2.4.2 上升机构设计 | 第29-32页 |
2.4.3 进给机构设计 | 第32-33页 |
2.4.4 拆卸夹紧机构设计 | 第33-34页 |
2.5 数据摆渡装置整体建模 | 第34-36页 |
2.5.1 对接模块设计 | 第34-35页 |
2.5.2 整体布局设计 | 第35-3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数据光盘摆渡装置的力学分析 | 第37-55页 |
3.1 引言 | 第37页 |
3.2 传送带的受力分析 | 第37-45页 |
3.2.1 传送带的摩擦特性分析 | 第37-38页 |
3.2.2 传送带的受力分析 | 第38-40页 |
3.2.3 传送带打滑分析 | 第40-45页 |
3.3 传送机构的张紧力分析 | 第45-48页 |
3.4 进给胶辊与光盘间的接触分析 | 第48-54页 |
3.4.1 弹性接触的理论分析 | 第49-50页 |
3.4.2 有限元接触模型的建立 | 第50-51页 |
3.4.3 定义相关接触参数 | 第51-52页 |
3.4.4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2-5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4章 数据光盘摆渡装置控制系统研究 | 第55-75页 |
4.1 引言 | 第55页 |
4.2 控制系统总体架构 | 第55-56页 |
4.3 通信模块设计 | 第56-58页 |
4.3.1 PC机与单片机的通信 | 第56-57页 |
4.3.2 单片机与单片机的通信 | 第57页 |
4.3.3 串口通信协议 | 第57-58页 |
4.4 步进电机控制研究 | 第58-68页 |
4.4.1 传送电机控制 | 第59-61页 |
4.4.2 升降电机控制 | 第61-62页 |
4.4.3 传送电机升降速规划 | 第62-64页 |
4.4.4 步进电机振动分析 | 第64-68页 |
4.5 控制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第68-74页 |
4.5.1 上位机软件界面的设计 | 第68-69页 |
4.5.2 串口通信软件部分的实现 | 第69-71页 |
4.5.3 控制光驱软件部分的实现 | 第71-72页 |
4.5.4 控制系统软件的实现 | 第72-74页 |
4.6 本章小节 | 第74-75页 |
第5章 摆渡装置样机测试及相关试验 | 第75-89页 |
5.1 引言 | 第75页 |
5.2 摆渡装置样机试制 | 第75-77页 |
5.3 控制系统测试分析 | 第77-80页 |
5.3.1 进给速度测试 | 第77-78页 |
5.3.2 串口通信测试 | 第78-79页 |
5.3.3 刻录软件测试 | 第79-80页 |
5.4 传送电机振动试验 | 第80-87页 |
5.4.1 加速度传感器选择 | 第80-83页 |
5.4.2 空载状态下的振动试验 | 第83-84页 |
5.4.3 负载状态下的振动试验 | 第84-87页 |
5.4.4 误差分析 | 第8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结论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7-99页 |
致谢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