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创新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26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基础理论 | 第12-18页 |
·产权理论 | 第12-15页 |
·制度变迁理论 | 第15-18页 |
·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18-21页 |
·土地制度 | 第18页 |
·农地产权 | 第18-20页 |
·农村土地流转 | 第20-21页 |
·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 第21-23页 |
·研究思路 | 第21-22页 |
·论文结构 | 第22-23页 |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论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24-26页 |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4页 |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26-41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26-37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37-39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述评 | 第39-41页 |
第三章 中国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变迁与路径选择 | 第41-59页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阶段性变迁 | 第41-44页 |
·1979-198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 | 第41-42页 |
·1984-1997年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变迁 | 第42页 |
·1997年以来的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发展 | 第42-43页 |
·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变迁的影响与启示 | 第43-44页 |
·中国农地使用权流转的现状分析 | 第44-54页 |
·我国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基本现状 | 第44-51页 |
·我国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基本规律 | 第51-52页 |
·我国农地使用权流转的主要问题 | 第52-54页 |
·中国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 | 第54-59页 |
·我国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需求动因 | 第54-55页 |
·我国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供给可能 | 第55-57页 |
·我国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路径选择 | 第57-59页 |
第四章 影响农户土地流转的微观动因 | 第59-86页 |
·样本区农户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 | 第59-63页 |
·调查选取的对象 | 第59页 |
·调查选择的方法 | 第59-60页 |
·样本区的基本状况 | 第60-63页 |
·农户土地转入意愿与行为分析 | 第63-69页 |
·农户转入土地的形式 | 第63页 |
·农户转入土地的来源 | 第63-65页 |
·农户转入土地的约束条件 | 第65-69页 |
·农户土地转入行为的实证分析 | 第69-73页 |
·农户土地转入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69-70页 |
·相关变量的设定 | 第70-71页 |
·结果分析 | 第71-73页 |
·农户土地转出意愿与行为分析 | 第73-79页 |
·农户转出土地的形式 | 第73-74页 |
·农户转出土地的去向 | 第74-75页 |
·农户转出土地的约束条件 | 第75-78页 |
·农户转出土地的原因 | 第78-79页 |
·农户土地转出行为的实证分析 | 第79-83页 |
·农户土地转出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79-80页 |
·相关变量的设定 | 第80-81页 |
·结果分析 | 第81-83页 |
·结论 | 第83-86页 |
第五章 影响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宏观因素 | 第86-96页 |
·外部制度因素 | 第86-90页 |
·国家有关土地流转的法律政策 | 第86-88页 |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 第88-89页 |
·政府规制行为 | 第89-90页 |
·外部经济因素 | 第90-96页 |
·土地流转价格 | 第90-91页 |
·土地流转的交易费用 | 第91-92页 |
·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的供求均衡 | 第92-96页 |
第六章 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市场主体定位 | 第96-103页 |
·农地流转市场主体地位的分析 | 第96-98页 |
·农地市场化流转的必要性 | 第96-97页 |
·农地流转市场主体的现状 | 第97页 |
·明确土地流转市场主体的必要性 | 第97-98页 |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的重新定位 | 第98-103页 |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参与者之间的博弈分析 | 第98-101页 |
·结论 | 第101-103页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103-116页 |
·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103-104页 |
·相关政策建议 | 第104-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29页 |
附录 | 第129-13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133-134页 |
致谢 | 第134-135页 |
作者简介 | 第135-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