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耗和投资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策略研究
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1 绪论 | 第15-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1.1.1 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 第15页 |
1.1.2 建筑能耗情况不容小视 | 第15页 |
1.1.3 建筑节能行动大力推进 | 第15-16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7页 |
1.3 相关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3.1 国外研究 | 第17-19页 |
1.3.2 国内研究 | 第19-20页 |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20-23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2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理论基础 | 第23-31页 |
2.1 外墙节能设计 | 第23-25页 |
2.1.1 自保温 | 第23页 |
2.1.2 外保温 | 第23-24页 |
2.1.3 内保温 | 第24-25页 |
2.1.4 夹芯保温 | 第25页 |
2.2 门窗节能设计 | 第25-28页 |
2.2.1 提高门窗的保温隔热性能 | 第26-27页 |
2.2.2 加强门窗的气密性 | 第27页 |
2.2.3 选择合适的遮阳 | 第27-28页 |
2.3 屋顶节能设计 | 第28-31页 |
2.3.1 干铺保温材料屋面 | 第28-29页 |
2.3.2 架空屋面 | 第29-30页 |
2.3.3 倒置式屋面 | 第30-31页 |
3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决策概述 | 第31-35页 |
3.1 决策原理 | 第31-32页 |
3.1.1 决策的概念 | 第31页 |
3.1.2 决策的分类 | 第31-32页 |
3.1.3 决策的要素 | 第32页 |
3.2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决策概念 | 第32页 |
3.3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决策者分析 | 第32-35页 |
3.3.1 设计师 | 第32-33页 |
3.3.2 开发商 | 第33页 |
3.3.3 政府 | 第33页 |
3.3.4 住户 | 第33-34页 |
3.3.5 综合分析 | 第34-35页 |
4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决策方法 | 第35-44页 |
4.1 决策因子分析 | 第35页 |
4.2 决策方法构建 | 第35-36页 |
4.2.1 方法构建原理 | 第35-36页 |
4.2.2 基本方法步骤 | 第36页 |
4.3 环境效益为主的决策方案 | 第36页 |
4.4 经济效益为主的决策方案 | 第36-37页 |
4.5 社会效益为主的决策方案 | 第37-41页 |
4.5.1 住户类型分析 | 第37-38页 |
4.5.2 因子权重计算 | 第38-40页 |
4.5.3 因子加权综合 | 第40-41页 |
4.6 综合决策分析 | 第41-44页 |
5 案例研究 | 第44-63页 |
5.1 案例概况 | 第44-47页 |
5.1.1 合肥市气候特点 | 第44-45页 |
5.1.2 合肥市居住建筑节能现状 | 第45页 |
5.1.3 合肥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要求 | 第45-47页 |
5.2 节能设计方案组合 | 第47-54页 |
5.2.1 案例建筑基本情况 | 第48-49页 |
5.2.2 建筑节能材料选择 | 第49页 |
5.2.3 节能设计备选方案 | 第49-54页 |
5.3 决策方案分析 | 第54-59页 |
5.3.1 环境效益约束下的方案决策 | 第54-55页 |
5.3.2 经济效益约束下的方案决策 | 第55页 |
5.3.3 社会效益约束下的方案决策 | 第55-58页 |
5.3.4 综合分析决策 | 第58-59页 |
5.4 其他节能设计措施 | 第59-61页 |
5.4.1 建筑色彩 | 第59-60页 |
5.4.2 植物绿化 | 第60-61页 |
5.4.3 水体 | 第61页 |
5.5 培养节能意识和习惯 | 第61-63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3-66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63-64页 |
6.1.1 主要内容 | 第63-64页 |
6.1.2 主要创新点 | 第64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