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绪论 | 第10-16页 |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3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 1.2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1.2.1 研究目标 | 第13-14页 |
| 1.2.2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 1.4 论文主要创新 | 第15-16页 |
| 2 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实践及研究综述 | 第16-27页 |
| 2.1 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现状 | 第16-19页 |
| 2.1.1 回收渠道现状 | 第16-17页 |
| 2.1.2 回收处理法规 | 第17-19页 |
| 2.1.3 回收管理制度的不足 | 第19页 |
| 2.2 关于各类参与主体回收行为的研究 | 第19-25页 |
| 2.2.1 参与主体的行为特征研究 | 第19-21页 |
| 2.2.2 回收处理模式选择研究 | 第21-25页 |
| 2.3 关于各类参与主体间的演化博弈研究 | 第25-26页 |
| 2.3.1 单主体策略选择的演化博弈 | 第25页 |
| 2.3.2 多主体间决策选择的演化博弈 | 第25-26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3 回收商和政府的演化博弈研究 | 第27-39页 |
| 3.1 问题描述及模型假设 | 第27-29页 |
| 3.1.1 问题描述 | 第27-28页 |
| 3.1.2 模型假设 | 第28-29页 |
| 3.2 演化博弈模型建立 | 第29-31页 |
| 3.2.1 市场机制下非正规回收商之间的静态博弈 | 第29-30页 |
| 3.2.2 政府管制下政府和回收商的演化博弈 | 第30-31页 |
| 3.3 演化博弈稳定性分析 | 第31-36页 |
| 3.3.1 非正规回收商行为策略的演化稳定性分析 | 第31-32页 |
| 3.3.2 政府管制策略的演化稳定性分析 | 第32-33页 |
| 3.3.3 非正规回收商和政府混合策略的演化稳定性分析 | 第33-36页 |
| 3.4 结论及建议 | 第36-39页 |
| 3.4.1 结论 | 第36-37页 |
| 3.4.2 政策建议 | 第37-39页 |
| 4 回收商群体间的演化博弈研究 | 第39-57页 |
| 4.1 考虑技术创新的回收商之间的竞争博弈 | 第39-45页 |
| 4.1.1 参数设定及说明 | 第40页 |
| 4.1.2 竞争博弈模型建立 | 第40-42页 |
| 4.1.3 数值仿真 | 第42-45页 |
| 4.2 政府激励下回收商之间的演化博弈 | 第45-53页 |
| 4.2.1 模型假设 | 第46页 |
| 4.2.2 演化博弈模型建立 | 第46-47页 |
| 4.2.3 演化博弈稳定性分析 | 第47-49页 |
| 4.2.4 数值仿真 | 第49-53页 |
| 4.3 激励机制的参数优化 | 第53-56页 |
| 4.3.1 模型假定及参数设定 | 第53页 |
| 4.3.2 政府最优补贴率的确定 | 第53-56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7-60页 |
| 5.1 研究结论 | 第57-59页 |
| 5.2 研究局限性及展望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 作者在读期间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66-67页 |
| 附录 | 第67-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