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厂锡矿新区矿井通风系统优化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目录 | 第8-11页 |
| 绪论 | 第11-23页 |
| 1.1 矿井通风系统 | 第11页 |
| 1.2 国内外通风技术发展状况 | 第11-13页 |
| 1.3 矿井通风系统方案优化设计 | 第13-16页 |
| 1.3.1 矿井通风系统方案的原则 | 第13-15页 |
| 1.3.2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设计特点 | 第15页 |
| 1.3.3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设计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 1.4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与选优工作 | 第16-21页 |
| 1.4.1 通风阻力研究 | 第16-17页 |
| 1.4.2 通风网络解算与优化 | 第17-18页 |
| 1.4.2.1 通风网络解算 | 第17页 |
| 1.4.2.2 通风网络优化 | 第17-18页 |
| 1.4.3 多级机站 | 第18-19页 |
| 1.4.4 矿井通风系统优选评判指标 | 第19-20页 |
| 1.4.5 矿井通风系统方案选优 | 第20-21页 |
| 1.4.5.1 指标权值确定方法 | 第20-21页 |
| 1.4.5.2 选优方法 | 第21页 |
| 1.5 选题的意义 | 第21页 |
| 1.6 论文主要工作内容 | 第21-23页 |
| 2 老厂锡矿新区矿井通风系统概况 | 第23-32页 |
| 2.1 老厂锡矿新区概述 | 第23-27页 |
| 2.1.1 矿区概述 | 第23-24页 |
| 2.1.2 矿井采矿方法及生产能力 | 第24-26页 |
| 2.1.3 通风系统简述 | 第26-27页 |
| 2.2 矿井需风量的计算 | 第27-29页 |
| 2.2.1 按照供氧要求计算 | 第27页 |
| 2.2.2 按照排尘风速计算工作面风量 | 第27-28页 |
| 2.2.3 按柴油设备排放的废气计算风量 | 第28-29页 |
| 2.3 通风系统现状及问题 | 第29-31页 |
| 2.3.1 主要巷道参数 | 第29-30页 |
| 2.3.2 通风系统问题分析 | 第30-31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3 通风系统方案设计 | 第32-51页 |
| 3.1 通风系统优化改造分析 | 第32-33页 |
| 3.2 巷道断面优化理论概述 | 第33-35页 |
| 3.3 回风井巷扩刷优化 | 第35-39页 |
| 3.4 新建回风竖井 | 第39页 |
| 3.5 优化方案的提出 | 第39-45页 |
| 3.5.1 方案一 | 第39-41页 |
| 3.5.2 方案二 | 第41-43页 |
| 3.5.3 方案三 | 第43-45页 |
| 3.6 通风系统方案分析 | 第45-50页 |
| 3.6.1 通风系统中风速分析 | 第45-46页 |
| 3.6.2 通风系统中压力分布 | 第46-47页 |
| 3.6.3 主要通风机稳定性分析 | 第47-49页 |
| 3.6.4 通风方式及管理分析 | 第49-50页 |
| 3.7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4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指标 | 第51-71页 |
| 4.1 矿井通风系统方案优化指标的选择 | 第51-52页 |
| 4.2 矿井通风系统方案优化指标的意义及计算 | 第52-57页 |
| 4.2.1 定量指标的意义及计算 | 第52-54页 |
| 4.2.2 定性指标的意义及计算 | 第54-56页 |
| 4.2.3 所有指标计算过程 | 第56-57页 |
| 4.3 优化指标的权值 | 第57-70页 |
| 4.3.1 层次分析法 | 第59-66页 |
| 4.3.2 熵技术法 | 第66-70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 5 通风系统方案选优 | 第71-74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 6.1 结论 | 第74-75页 |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3页 |
| 附录A | 第83-85页 |
| 附录B | 第85-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