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沪深300指数的不同股市行情下惯性效应实证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问题提出 | 第10-11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4 惯性效应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1.4.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4.2 国内研究文献回顾 | 第16-18页 |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8-21页 |
第2章 惯性效应的相关理论 | 第21-33页 |
2.1 惯性效应的种类 | 第21-24页 |
2.1.1 价格惯性效应 | 第21-22页 |
2.1.2 盈余惯性效应 | 第22-23页 |
2.1.3 价格惯性和盈余惯性的关系 | 第23-24页 |
2.2 行为金融中的异象理论 | 第24-32页 |
2.2.1 证券市场中存在的典型异象 | 第24-28页 |
2.2.2 金融学对异象的解释 | 第28-32页 |
2.3 惯性策略理论 | 第32-33页 |
2.3.1 惯性策略概述 | 第32页 |
2.3.2 惯性策略的操作步骤 | 第32-33页 |
第3章 惯性效应形成原因的解释 | 第33-41页 |
3.1 惯性效应成因的理论基础 | 第33-35页 |
3.1.1 反应不足和反应过度 | 第33-34页 |
3.1.2 行为金融学对二者的解释 | 第34-35页 |
3.2 惯性效应成因的理论解释 | 第35-41页 |
3.2.1 数据挖掘说 | 第35页 |
3.2.2 风险补偿说 | 第35-37页 |
3.2.3 领先-滞后说 | 第37页 |
3.2.4 期望收益率截面离散说 | 第37-38页 |
3.2.5 交易成本说 | 第38-39页 |
3.2.6 行为说 | 第39-41页 |
第4章 基于沪深300指数惯性效应实证检验 | 第41-50页 |
4.1 基于沪深300指数的股市行情划分 | 第41-43页 |
4.1.1 划分股市行情的方法 | 第41-42页 |
4.1.2 划分股市行情的结果 | 第42-43页 |
4.2 样本数据和描述性分析 | 第43-44页 |
4.2.1 数据说明和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3-44页 |
4.2.2 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检验 | 第44页 |
4.3 惯性效应的实证检验 | 第44-50页 |
第5章 惯性效应实证结果比较及成因分析 | 第50-56页 |
5.1 不同股市行情下惯性效应的比较 | 第50-51页 |
5.1.1 牛市行情下的惯性效应 | 第50页 |
5.1.2 横盘市行情下的惯性效应 | 第50页 |
5.1.3 熊市行情下的惯性效应 | 第50-51页 |
5.2 惯性效应的成因分析 | 第51-56页 |
5.2.1 基于换手率的惯性效应成因分析 | 第51-52页 |
5.2.2 基于每股收益的惯性效应成因分析 | 第52-53页 |
5.2.3 基于公司规模的惯性效应成因分析 | 第53-54页 |
5.2.4 基于账面市值比的惯性效应成因分析 | 第54-56页 |
第6章 结语 | 第56-59页 |
6.1 本文的结论 | 第56页 |
6.2 惯性策略在中国股市的实践应用建议 | 第56-57页 |
6.3 本文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