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有色金属论文--铜论文

西藏显角囊斑岩铜矿花岗闪长岩的地球化学及容矿空间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引言第8-17页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9-15页
        1.2.1 斑岩型铜矿的成因第9-10页
        1.2.2 形成环境第10-11页
        1.2.3 成矿时代第11页
        1.2.4 岩浆氧化状态与斑岩铜矿的关系第11页
        1.2.5 斑岩型铜矿与埃达克岩第11-12页
        1.2.6 达布矿区的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5页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5页
    1.5 主要工作量第15-17页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7-20页
    2.1 区域概况第17-18页
    2.2 矿区地质第18-19页
    2.3 岩浆岩第19-20页
第3章 花岗闪长岩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第20-32页
    3.1 岩石的空间分布特征第20-21页
    3.2 岩石学特征第21-24页
        3.2.1 石英第21页
        3.2.2 斜长石第21-23页
        3.2.3 钾长石第23页
        3.2.4 次要矿物第23页
        3.2.5 副矿物第23-24页
    3.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第24-32页
        3.3.1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第24-26页
        3.3.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第26-27页
        3.3.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第27页
        3.3.4 与埃达克岩的对比第27-32页
第4章 花岗闪长岩的容矿空间及成因第32-44页
    4.1 矿石矿物组合特征第32-33页
    4.2 容矿空间及其特征第33-44页
        4.2.1 孔洞型容矿空间第33-34页
        4.2.2 裂缝型容矿空间第34页
        4.2.3 孔缝的充填特征第34-40页
        4.2.4 孔缝型容矿空间成因第40-44页
第5章 花岗闪长岩的形成背景及意义第44-46页
    5.1 岩石的成因第44-45页
        5.1.1 形成时间第44页
        5.1.2 形成背景第44页
        5.1.3 演化过程第44-45页
    5.2 意义第45-46页
结论第46-47页
致谢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51-52页
作者简介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东部SB28.4-SB26.5沉积体系分析
下一篇:高新技术企业TMT薪酬公平性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