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光学论文--物理光学(波动光学)论文

基于光学位相共轭和声光调制的散射介质内部光学聚焦技术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42页
    1.1 引言第12-14页
    1.2 应用于生物医学组织的光学聚焦技术第14-26页
        1.2.1 迭代优化型光学聚焦术第15-18页
        1.2.2 传输矩阵型光学聚焦术第18-22页
        1.2.3 位相共轭型光学聚焦术第22-25页
        1.2.4 位相共轭和声光调制相结合的光学聚焦术第25-26页
    1.3 TRUE光学聚焦技术第26-36页
        1.3.1 TRUE光学聚焦技术的特点第26-29页
        1.3.2 TRUE光学聚焦术的研究现状与应用第29-36页
    1.4 论文结构及安排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2页
第二章 光学位相共轭(光波时间反演)的理论基础第42-58页
    2.1 光学位相共轭现象第42-47页
        2.1.1 位相共轭理论第42-44页
        2.1.2 位相共轭波的获取方法第44-45页
        2.1.3 位相共轭的典型应用第45-47页
        2.1.4 位相共轭与光波时间反演的关系第47页
    2.2 基于全息技术的光学位相共轭的实现第47-53页
        2.2.1 光学全息第47-48页
        2.2.2 光场的位相提取技术第48-53页
    参考文献第53-58页
第三章 散射组织里的声光调制(超声编码)技术第58-76页
    3.1 散射组织中光的传播第58-65页
        3.1.1 组织对光的吸收第58-59页
        3.1.2 组织对光的散射第59-62页
        3.1.3 散射组织里光传输的蒙特卡洛模拟第62-65页
    3.2 超声对散射光的调制第65-72页
        3.2.1 均匀介质中的声光调制第65-71页
        3.2.2 散射介质中的声光调制第71-72页
    3.3 声光调制在生物医学光学成像中的应用第72-74页
        3.3.1 超声调制光学层析成像术第72-73页
        3.3.2 TRUE光学聚焦技术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6页
第四章 基于光折变晶体或液晶SLM的TRUE光学聚焦研究第76-129页
    4.1 光折变材料与光的相互作用第76-80页
        4.1.1 光折变效应第76-78页
        4.1.2 光折变材料的分类第78-80页
        4.1.3 光折变材料与其他全息记录材料的对比第80页
    4.2 基于BSO光折变晶体的TRUE光学聚焦研究第80-89页
        4.2.1 实验方案与过程第81-85页
        4.2.2 仿真模拟与实验数据之比较第85-88页
        4.2.3 实验结果讨论第88-89页
    4.3 液晶SLM对光波的调制第89-95页
        4.3.1 液晶空间光调制器中液晶分子的取向和结构第89-90页
        4.3.2 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分类和选择第90-92页
        4.3.3 纯位相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工作原理第92-95页
    4.4 反射式纯位相液晶SLM——LCoS(硅基液晶)第95-98页
        4.4.1 LCoS的结构第95-96页
        4.4.2 LCoS的优势和特点第96-98页
    4.5 基于LCoS的TRUE光学聚焦实验研究第98-125页
        4.5.1 LCoS位相调制特性的测量方法及初始化校准第100-107页
        4.5.2 基于数字全息术的位相提取实验第107-115页
        4.5.3 实现LCoS与CCD(或CMOS)的空间对称与像素匹配第115-117页
        4.5.4 基于LCoS的TRUE光学聚焦实验第117-125页
    参考文献第125-129页
第五章 用位相型LCoS对散射光场复振幅进行光学重建的研究第129-141页
    5.1 散射光场复振幅的计算机模拟第129-132页
    5.2 基于G-S算法的散射光场复振幅的重建第132-134页
    5.3 用一个位相型LCoS反演散射光场复振幅的光学聚焦系统第134-139页
    参考文献第139-141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41-145页
附录 缩略语第145-146页
致谢第146-14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与主要成果第147页

论文共1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向作用测井设备液压驱动系统的研制
下一篇:光刻机双驱动微动台温度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