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用一般科学论文--生物医学工程论文--仪器、设备论文

基于单片机平台的激光针灸仪的研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14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2 激光针灸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3页
        1.2.1 激光生物组织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现状第9-10页
        1.2.2 激光针灸仪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13-14页
第2章 针灸与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机理第14-35页
    2.1 传统针灸手法及其作用机理第14-22页
        2.1.1 艾疗作用机理第14-17页
        2.1.2 中医针刺手法作用机理第17-22页
    2.2 激光生物组织相互作用第22-33页
        2.2.1 光在组织中的传播第25-29页
        2.2.2 激光辐射下组织内的热量分布第29-33页
    2.3 温度检测技术第33-34页
    2.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3章 激光针灸模型的建立及激光针灸仪硬件设计第35-50页
    3.1 温度检测系统第35-38页
    3.2 激光针灸模型的建立方法第38-40页
        3.2.1 激光灸疗模型的建立方法第38-39页
        3.2.2 激光针刺模型的建立方法第39-40页
    3.3 激光针灸仪的硬件系统设计第40-49页
        3.3.1 激光针灸仪整体结构第40-41页
        3.3.2 单片机主控模块第41-43页
        3.3.3 D/A转换模块和模式选择模块第43-45页
        3.3.4 半导体激光器和光路系统第45-46页
        3.3.5 激光器驱动模块第46-48页
        3.3.6 液晶显示模块第48-49页
    3.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4章 温场测试和激光针灸仪软件设计第50-58页
    4.1 温度检测系统的软件设计第50-52页
    4.2 激光针灸仪的软件设计第52-57页
        4.2.1 软件环境第52-54页
        4.2.2 激光针灸仪的软件设计第54-57页
    4.3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5章 系统测试实验第58-64页
    5.1 激光针灸手法的实现第58-61页
        5.1.1 激光灸疗手法的实现第58-59页
        5.1.2 激光针刺手法的实现第59-61页
    5.2 激光针灸仪治疗效果的定量描述第61-63页
    5.3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结论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源黑体发射率传递系统研究
下一篇:突发事件微博新话题检测与跟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