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隧道结构理论论文

北京某地铁线路隧道稳定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7-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4页
    1.1 研究的背景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及现状第10-13页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3-14页
第2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概况第14-35页
    2.1 工程概况第14-16页
        2.1.1 工作量布置及测试第15-16页
    2.2 区域地理以及环境第16-19页
        2.2.1 区域地理环境第16-17页
        2.2.2 气候条件第17-18页
        2.2.3 地表水水系第18-19页
    2.3 工程地质条件第19-29页
        2.3.1 区域工程地质概况第19-23页
            2.3.1.1 地质的构造第19-21页
            2.3.1.2 地层岩性第21-23页
        2.3.2 拟建场地地层分布第23-29页
            2.3.2.1 地层编号说明第23-24页
            2.3.2.2 地层描述第24-29页
        2.3.3 不良地质现象及特殊性岩土第29页
    2.4 水文地质条件第29-35页
        2.4.1 区域水文以及地质条件第29-31页
            2.4.1.1 地下水的类型第29-30页
            2.4.1.2 地下水的动态变化规律第30-31页
        2.4.2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第31-32页
        2.4.3 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第32-33页
        2.4.4 历年最高地下水位及防渗设防水位第33页
        2.4.5 结构抗浮分析与评价第33-35页
第3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特性第35-43页
    3.1 隧道围岩分级及土、石可挖性分级第35-37页
        3.1.1 隧道围岩分级第35-36页
        3.1.2 土、石可挖性分级第36-37页
    3.2 场地地震效应评价第37-39页
        3.2.1 北京地区的历史强震第37-39页
        3.2.2 抗震设计参数第39页
    3.3 场地类别和场地土类型第39-41页
    3.4 液化判别第41-43页
第4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评价第43-59页
    4.1 岩土工程参数分析及选用第43-48页
        4.1.1 常规物理力学指标取值原则第43页
        4.1.2 原位测试指标第43-45页
            4.1.2.1 标准贯入试验第43-44页
            4.1.2.2 重型圆锥动力触探第44页
            4.1.2.3 波速测试第44-45页
        4.1.3 设计基本参数建议值第45-48页
    4.2 拟建工程与周边环境的相互影响分析第48-49页
        4.2.1 环境对拟建工程的影响第48页
        4.2.2 拟建工程对环境的影响第48-49页
    4.3 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与评价第49-52页
        4.3.1 施工方法第49页
        4.3.2 场地稳定性评价第49页
        4.3.3 地基土的分析与评价第49-50页
        4.3.4 围岩稳定性分析第50-51页
        4.3.5 地下水控制措施第51-52页
    4.4 现场监测曲线及检验第52-58页
        4.4.1 对地表沉降的监测第52-53页
        4.4.2 对地下管线沉降的监测第53-56页
        4.4.3 对周边建筑沉降的监测第56-57页
        4.4.4 监测结果分析第57-58页
    4.5 工程建议第58-59页
第5章 结论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5页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第65-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IPTV业务平台在运营商网络上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人白血病、骨肉瘤细胞耐甲氨蝶呤细胞系的建立及耐药性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