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20-3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20-22页 |
1.2 国内外地铁穿越工程研究现状 | 第22-33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33-34页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34-35页 |
2 地层主要参数测定 | 第35-51页 |
2.1 试验方案 | 第35-37页 |
2.2 开挖面所处地层参数 | 第37-43页 |
2.3 注浆土剪切强度和弹性模量的测定 | 第43-47页 |
2.4 注浆土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的测定 | 第47-5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3 考虑群洞效应既有线沉降预测研究 | 第51-70页 |
3.1 Peck公式叠加原理在多洞室开挖中的应用研究 | 第51-53页 |
3.2 考虑群洞效应下对Peck公式的修正 | 第53-6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4 穿越工程既有线变形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 第70-93页 |
4.1 无千斤顶单向开挖数值模拟 | 第72-83页 |
4.2 加千斤顶后单向开挖数值模拟 | 第83-9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5 现场监控量测与数据分析 | 第93-103页 |
5.1 工程概况 | 第93-95页 |
5.2 监测目的及监测项目标准 | 第95-96页 |
5.3 数据分析 | 第96-10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01-103页 |
6 优化方案数值模拟研究 | 第103-112页 |
6.1 千斤顶施加力的确定 | 第105-106页 |
6.2 既有线底板沉降分析 | 第106-108页 |
6.3 既有线轨道沉降分析 | 第108-109页 |
6.4 既有线轨道水平位移分析 | 第109-110页 |
6.5 既有线变形缝开合度分析 | 第110-111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111-112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12-114页 |
7.1 结论 | 第112-113页 |
7.2 展望 | 第113-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20页 |
作者简历 | 第120-12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