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 1.2.1 多智能体一致性问题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1.2.2 多智能体包含控制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1.2.3 多智能体能控性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1.3 课题来源 | 第12页 |
| 1.4 本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编排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多智能体系统网络模型及相关一致性算法应用 | 第14-24页 |
| 2.1 图的基本知识 | 第14-15页 |
| 2.2 多智能体蜂拥控制算法 | 第15-20页 |
| 2.2.1 蜂拥控制基本算法 | 第16-19页 |
| 2.2.2 基于虚拟领导者的蜂拥控制算法 | 第19-20页 |
| 2.3 多智能体系统编队控制算法 | 第20-22页 |
| 2.3.1 编队控制的主要方法 | 第20-21页 |
| 2.3.2 编队控制基本算法 | 第21-22页 |
| 2.4 多智能体系统牵制控制 | 第22-23页 |
| 2.4.1 牵制控制的基本思想 | 第22页 |
| 2.4.2 牵制控制算法 | 第22-23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二阶有向多智能体网络的可控包含控制 | 第24-33页 |
| 3.1 引言 | 第24-25页 |
| 3.2 问题描述 | 第25-26页 |
| 3.2.1 复杂网络可控性理论 | 第25-26页 |
| 3.2.2 相关定义引理 | 第26页 |
| 3.3 二阶有向网络可控包含控制 | 第26-29页 |
| 3.3.1 二分图最大匹配算法确定领导者集合 | 第26-27页 |
| 3.3.2 多智能体系统可控包含控制 | 第27-29页 |
| 3.4 仿真实验 | 第29-32页 |
| 3.4.1 驱动节点为领导者的仿真实验 | 第29-31页 |
| 3.4.2 任选节点为领导者的仿真实验 | 第31-32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四章 带强连通分支多智能体系统的可控包含控制 | 第33-43页 |
| 4.1 引言 | 第33-34页 |
| 4.2 问题描述 | 第34-35页 |
| 4.2.1 网络模型 | 第34页 |
| 4.2.2 相关定义引理 | 第34-35页 |
| 4.3 单元智能体概念的提出及单元智能体的一致性 | 第35-37页 |
| 4.3.1 单元智能体概念的提出 | 第35-36页 |
| 4.3.2 单元智能体的一致性 | 第36-37页 |
| 4.4 领导者选择及其可控包含控制 | 第37-39页 |
| 4.5 仿真结果分析 | 第39-41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 第五章 基于社团划分的多智能体系统可控包含控制 | 第43-51页 |
| 5.1 问题描述 | 第43-44页 |
| 5.2 多智能体系统模型 | 第44页 |
| 5.3 基于社团划分的多智能体系统可控包含控制算法 | 第44-46页 |
| 5.3.1 基于贪婪凝聚的FN社团划分算法 | 第44-45页 |
| 5.3.2 社团内及社团间的领导者选择方案 | 第45-46页 |
| 5.3.3 控制协议的设计 | 第46页 |
| 5.4 仿真实验 | 第46-50页 |
| 5.4.1 基于FN算法的社团划分仿真 | 第46-48页 |
| 5.4.2 基于社团划分的多智能可控包含控制算法仿真 | 第48-50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1-53页 |
| 6.1 研究结论 | 第51-52页 |
| 6.2 研究展望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58页 |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