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晶体学论文

方解石取向溶解与文石型碳酸盐晶体外延生长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6页
    1.1 引言第11-12页
    1.2 方解石晶体的溶解第12-19页
        1.2.1 碳酸钙的晶体结构第13-14页
        1.2.2 方解石在甲酰胺溶液中的取向溶解第14-16页
        1.2.3 方解石在铵盐中的取向溶解第16-18页
        1.2.4 应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方解石的溶解第18-19页
    1.3 矿物取代反应第19-21页
        1.3.1 矿物中的假晶现象第20-21页
        1.3.3 界面溶解-沉淀耦合机理第21页
    1.4 晶体的外延生长第21-23页
        1.4.1 晶体外延生长的前提条件第21-22页
        1.4.2 晶体外延生长的三种模型第22页
        1.4.3 晶体外延生长的实例第22-23页
    1.5 聚焦离子束(FIB)溅射微纳加工技术第23-24页
        1.5.1 聚焦离子束的简介第23页
        1.5.2 聚焦离子束的工作流程第23-24页
    1.6 论文立题思想,主要内容及创新点第24-25页
    1.7 课题来源第25-26页
第二章 方解石在不同溶液中的取向溶解第26-58页
    2.1 引言第26-28页
    2.2 实验方法第28-30页
        2.2.1 实验原料及其预处理第28-29页
        2.2.2 实验具体操作第29页
        2.2.3 样品的表征与分析第29-30页
    2.3 方解石在硝酸铜(Cu(NO_3)_2)溶液中的取向溶解第30-49页
        2.3.1 实验基本流程第30-31页
        2.3.2 晶体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ion(XRD)表征结果第31-32页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结果第32-40页
        2.3.4 X射线能谱(EDXs)表征结果第40-41页
        2.3.5 讨论与小结第41-49页
    2.4 方解石在其他溶液中的取向溶解第49-56页
        2.4.1 方解石在其他常见铜盐溶液中的溶解结果第49-54页
        2.4.2 方解石在常见酸溶液中的取向溶解结果第54-55页
        2.4.3 方解石在四种钙盐溶液中的取向溶解结果第55-56页
    2.5 小结第56-58页
第三章 文石型碳酸盐晶体在方解石(104)晶面上的外延生长第58-117页
    3.1 引言第58-60页
    3.2 实验方法第60-63页
        3.2.1 实验原料及其预处理第60-61页
        3.2.2 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第61页
        3.2.3 样品的后处理第61-62页
        3.2.4 样品表征第62-63页
    3.3 菱锶矿(SrCO_3)晶体在方解石(104)晶面上的外延生长第63-97页
        3.3.1 实验基本流程第63页
        3.3.2 实验结果的表征与讨论第63-73页
        3.3.3 调节反应条件对菱锶矿外延生长的影响第73-80页
        3.3.4 将外延生长体部分破坏后的表征与分析第80-88页
        3.3.5 外延生长的晶体学分析第88-95页
        3.3.6 小结第95-97页
    3.4 毒重石(BaCO_3)晶体在方解石(104)晶面上的外延生长第97-109页
        3.4.1 实验基本流程第97页
        3.4.2 实验结果的表征与讨论第97-100页
        3.4.3 调节反应条件对毒重石外延生长的影响第100-105页
        3.4.4 对BaCO_3微锥结构与方解石的生长界面的探讨第105-106页
        3.4.5 外延生长的晶体学分析第106-108页
        3.4.6 小结第108-109页
    3.5 白铅矿(PbCO_3)在方解石(104)晶面上的外延生长第109-115页
        3.5.1 实验基本流程第109页
        3.5.2 实验结果的表征与讨论第109-113页
        3.5.3 外延生长的晶体学分析第113-114页
        3.5.4 小结第114-115页
    3.6 总结第115-117页
第四章 海胆骨针的取向溶解第117-125页
    4.1 引言第117-119页
    4.2 实验方法第119-120页
        4.2.1 海胆骨针横截面的获取第119页
        4.2.2 海胆骨针溶解的实验条件第119-120页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120-123页
        4.3.1 XRD表征结果及分析第120-121页
        4.3.2 SEM表征结果及分析第121-123页
    4.4 小结第123-125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125-127页
    5.1 结论第125-126页
    5.2 展望第126-127页
参考文献第127-137页
致谢第137-13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39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AN-S负载强碱性阴离子交换纤维分离富集—GFAAS测定海水中铬、铜、锰、铅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紫杉烷类化合物含量的河南地区红豆杉种质资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