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国家公债、债券、外债论文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问题及转型发展研究

内容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导论第11-1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1.2 文献研究综述第13-16页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第16-17页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及不足第17-18页
第2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概述第18-28页
    2.1 基本概念第18-21页
        2.1.1 地方政府融资第18-19页
        2.1.2 地方政府债务第19页
        2.1.3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第19-21页
    2.2 相关理论第21-28页
        2.2.1 风险的基本理论第21-22页
        2.2.2 公共产品理论第22-24页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24-25页
        2.2.4 委托代理理论第25-28页
第3章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分类及问题分析第28-37页
    3.1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发展历程第28-29页
    3.2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分类第29-31页
        3.2.1 综合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第30页
        3.2.2 行业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第30页
        3.2.3 区县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第30-31页
    3.3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问题第31-37页
        3.3.1 综合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面临的问题第32-34页
        3.3.2 行业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面临的问题第34-35页
        3.3.3 区县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面临的问题第35-37页
第4章 融资平台的实证研究-以天津市为例第37-50页
    4.1 天津市税收收入的定性分析第37-40页
        4.1.1 GDP影响税收的相关分析第37-38页
        4.1.2 产业结构影响税收的分析第38-40页
    4.2 税收收入的定量分析第40-44页
    4.3 利用中介效应检验GDP与融资平台的关系第44-50页
        4.3.1 中介效应模型分析第44-47页
        4.3.2 数据分析第47页
        4.3.3 模型估计第47-49页
        4.3.4 结果分析第49-50页
第5章 转型与发展分析第50-56页
    5.1 综合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转型发展第50-52页
        5.1.1 规范平台结构、革新运作理念第50-51页
        5.1.2 采用灵活的融资手段,增强自我"造血"能力第51页
        5.1.3 改变"国进民退"的经济状况第51-52页
    5.2 行业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转型发展第52-54页
        5.2.1 扩大行业影响,延长产业链,建立特色品牌第52页
        5.2.2 扩大专业优势第52-53页
        5.2.3 探索发展模式第53页
        5.2.4 适应发展环境第53-54页
    5.3 区县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转型发展第54-56页
        5.3.1 准确进行功能定位第54页
        5.3.2 引进专业性人才,增强资本的运作能力第54页
        5.3.3 寻找更多融资路径,释放政府债务压力第54-56页
结论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后记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稻籽粒有毒重金属含量的基因型和环境效应研究
下一篇:我国融资租赁产业发展研究--以津、沪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