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2-25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降低柴油机排放的途径和方法 | 第13-14页 |
1.3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历史、现状及技术动向 | 第14-21页 |
1.3.1 国外电控燃油系统的发展现状 | 第15-18页 |
1.3.2 国外电控燃油系统的技术特点 | 第18-20页 |
1.3.3 国内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现状及研究的意义 | 第20-21页 |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21-25页 |
第二章 基于 CAN 总线的电控系统硬件设计 | 第25-42页 |
2.1 CAN 总线介绍 | 第25-28页 |
2.1.1 CAN 总线概述 | 第25-26页 |
2.1.2 CAN 总线通信协议 | 第26-27页 |
2.1.3 本文 CAN 总线芯片的选用 | 第27-28页 |
2.2 电控系统的设计 | 第28-39页 |
2.2.1 VP37 电控分配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28-30页 |
2.2.2 电控系统的总体结构 | 第30-39页 |
2.3 标定系统设计 | 第39-4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电控系统的控制和标定软件设计 | 第42-58页 |
3.1 设计原则 | 第42-43页 |
3.2 总体设计 | 第43-45页 |
3.2.1 任务的模块化设计 | 第43-44页 |
3.2.2 中断的解决机制 | 第44-45页 |
3.3 模块的具体设计 | 第45-51页 |
3.4 标定软件设计 | 第51-57页 |
3.4.1 标定原理 | 第52-53页 |
3.4.2 上层界面程序开发 | 第53-5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四章 电控系统与柴油机的标定匹配 | 第58-73页 |
4.1 试验条件和设备 | 第58-60页 |
4.2 起动工况的优化控制与标定 | 第60-66页 |
4.2.1 起动优化的试验方法 | 第60-62页 |
4.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62-66页 |
4.3 怠速标定 | 第66-67页 |
4.4 外特性标定 | 第67-68页 |
4.5 部分负荷工况标定 | 第68-69页 |
4.6 匹配电控分配泵的柴油机性能 | 第69-72页 |
4.6.1 起动和怠速性能 | 第70页 |
4.6.2 部分负荷特性对比 | 第70-72页 |
4.6.3 外特性性能对比 | 第72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五章 怠速的分缸均衡控制研究 | 第73-100页 |
5.1 怠速控制的意义及方法 | 第73-74页 |
5.2 怠速波动性的评价和转速的计算 | 第74-77页 |
5.3 怠速的模糊自适应PID 控制试验 | 第77-87页 |
5.3.1 经典PID 怠速控制试验及缺陷 | 第77-82页 |
5.3.2 模糊PID 怠速控制 | 第82-87页 |
5.4 怠速的分缸均衡控制 | 第87-98页 |
5.4.1 分缸控制的必要性及研究现状 | 第87-88页 |
5.4.2 位置式电控系统实现分缸控制的可行性验证 | 第88-89页 |
5.4.3 各缸工作不均匀度测量方法 | 第89-90页 |
5.4.4 判缸的方法及工作不均匀度计算 | 第90-91页 |
5.4.5 均衡控制算法 | 第91-93页 |
5.4.6 分缸控制的试验验证 | 第93-9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8-100页 |
第六章 综合故障诊断系统开发 | 第100-113页 |
6.1 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的现状 | 第100-101页 |
6.2 诊断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 第101-103页 |
6.3 诊断算法 | 第103-111页 |
6.3.1 逻辑推理模块 | 第103-105页 |
6.3.2 神经网络诊断模块 | 第105-111页 |
6.4 在线故障诊断系统的试验检测 | 第111-112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12-113页 |
第七章 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 | 第113-118页 |
7.1 全文工作总结 | 第113-116页 |
7.1.1 本文开展的主要工作 | 第113-114页 |
7.1.2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114-115页 |
7.1.3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15-116页 |
7.2 今后工作展望 | 第116-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128-129页 |
致谢 | 第129-130页 |
摘要 | 第130-136页 |